互联网背景下生鲜食品流通体系的创新与探索――温氏生鲜食品流通体系产学研合作第三次工作交流会召开

互联网背景下生鲜食品流通体系的创新与探索――温氏生鲜食品流通体系产学研合作第三次工作交流会召开


     广东温氏集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生猪、肉鸡等养殖类农业龙头企业,其创新的“公司+农场(农户)”的模式,一直得到各界的关注,并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自2016年起,公司开始进行着战略升级,从养殖向流通延伸,构建生鲜食品全产业链流通体系。那么,他们的探索进展如何?有哪些经验?存在着哪些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理论和实践上又有哪些需要研究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2017年9月20日,由广东财经大学与温氏集团联合举办的“温氏生鲜食品流通体系产学研合作第三次工作交流会”在广东财经大学校本部召开。温氏集团生鲜食品流通团队负责人陈志强总经理以及苏志军、黄晓慧、陈金山、姚绘、胡胜利五位副总经理,由广东财经大学与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联合组建的“生鲜食品流通体系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包括王先庆教授、王朝辉教授、李征坤副教授、李曼副教授、潘苏博士等十余位专家。广东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黄晓波、广东省社科规划办郑红军参加了此次交流座谈。大家重点就生鲜食品流通体系的相关问题及产学研合作相关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会议开始,温氏生鲜食品流通体系项目主持人王先庆教授汇报近一年来,专家团队围绕生鲜食品流通体系产学研合作做的市场调研、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资料库建设、著作写作等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确定《农村流通丛书》编委会成员。随后温氏生鲜负责人陈志强总经理介绍温氏生鲜门店的发展情况,他讲到下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做中间环节的食品物流园,提高产品的边际效益。苏志军和黄晓慧经理都讲到温氏生鲜门店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内部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陈金山经理提到温氏集团发展路径准备由生鲜食品的生产端到销售端现在到食品物流园建设的供应端不断扩展。项目信息数据负责人姚绘经理讲到有关于食品物流园的信息体系的建设,当有了系统的流程和准确的数据对于门店的管理更加有利。信息部工程师胡胜利谈到“生鲜流通体系+互联网”的模式。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郑红军主任与温氏集团颇有渊源,一直对其“公司+农户”模式很赞赏。他讲到《农村流通丛书》的编写可以进一步的挖掘到未来温氏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温氏集团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此次深度的合作,在服务于自身的同时也能对广东省以及国内的同行企业有所启发。随后李曼教授,王朝辉教授、李征坤教授、潘苏博士分别从电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物流园的体系建设阐述专业的观点。最后,黄晓波书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讲到一切研究都要符合中国的特色,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