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列讲座(四):彭雷清教授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的特点

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列讲座(四):彭雷清教授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的特点

 

   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农村流通渠道体系有哪些变革?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016年12月28日,第一届华南商业智库学术年会暨“互联网+与农村流通发展”研讨会上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彭雷清教授从六个方面谈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的特点。

   彭雷清教授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通行能力增强、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增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品牌属性增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资本吸引力增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体验功能增强,农产品的创新能力增强六个方面展开。她说到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存在着损耗大、费用高、效率低、安全保障性低,同时产品品牌价值低的特点。但是随着近几年来互联网+农产品越来越深入,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体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资本开始重视农产品的价值,农产品有更多的资金重视品牌的打造和体验的提升。彭教授还谈到很重要的一点农产品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渠道的创新上,现在是互联网+渠道,它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变革,这个产业链包括从源头到餐桌的整个渠道的打通,到价值链、供应链的创新。

   彭雷清简介: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企业管理硕士点导师组组长。担任广东连锁经营协会“优秀门店”拼比活动专家评委。兼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理事、《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