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禅城美食经济 还可深入挖掘

王先庆:禅城美食经济 还可深入挖掘


以旧改营造特色消费情境,结合文旅与开放城市升级业态

禅城美食经济圈是这样炼成的

BJA03523C_副本

有人总结,美食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品味是从味蕾开始的。但这份体验,绝对与你和美食接触的消费情境密切相关。

静坐于东华里的青砖镬耳屋,细品广式一盅两件;在旧仓库老厂房的粗犷中,找寻味蕾新体验;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敞开式的空间内来份慵懒的下午茶……在佛山,禅城或许并不是乡土饮食文化最丰厚之地,但它将文化、休闲的消费情境与美食的结合让不少人追捧,或热恋着。

无论是古色古香的岭南天地,民国风情的文华里美食小城,还是潮爆的洋人街,或者即将开业的西华里,禅城将三旧改造、文化气息与特色主题、业态丰富的美食餐饮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个“美食经济圈”,引领着餐饮行业不断创新、蜕变。

美食与旧城的混搭效应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岭南天地已经成为佛山人招待外来亲友的“城市客厅”。

这一选择原因有二,祖庙―东华里民居群浓缩了佛山的历史文化,最能说清佛山;游览完毕,在青砖白瓦间品尝佛山味道并聊聊天,顺理成章,实为快事。岭南天地,就这样将游―购―食的功能打包,构造出历史文化和美食、特色商业相结合的消费情境。

 佛山创意产业园有不少美食,园区内一家茶食店门前两位食客正在用餐。(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王澍摄

 佛山创意产业园有不少美食,园区内一家茶食店门前两位食客正在用餐。(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王澍摄

同是饮食,与大面积、大围台代表的传统酒楼食肆的讲究门面、排场不同,岭南天地构造的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精细入里的消费情境。即便如哈根达斯、星巴克这样的洋品牌,在这里也“入乡随俗”地对店面风格进行调整:哈根达斯在岭南天地的门店是其全国面积最大、充满最多中国元素的门店;星巴克岭南天地店外挂的是木匾牌号,装饰着宫灯、鸟笼灯等明式风情的家具。甚至,片区内还专设参观区域,以旧青砖旧照片展示东华里旧貌,让人们对城市和产业的变迁更加了解。

2011年建设的文华里美食小城,构筑的消费情境则是民国风情、城市记忆,方方正正的厂房被打造成红砖骑楼、雕花屋顶的西式小洋房,将三座楼以佛山历史上著名食肆英聚楼、三品楼、翠眉楼命名,吸引食客深入其中。二期则与丰收涌水环境结合,仿佛让人重新找回汾江河边佛山古城的历史。

2007年,禅城提出“三旧”改造理念,借改造实现城市功能更新、盘活发展空间。在十年的“三旧”改造探索中,有改造为现代产业载体,有改造为居住新区,食街也是其中一类。

作为一种能够迅速带动人气的业态,食街对片区发展起到的带动效应明显。岭南天地两期商业街区开业后,游客增幅大涨,成为吸引外地游客、港澳游客的主要景区; 沉寂多年的同济东路,旧纸箱厂改造的文华里美食小城是该片区首个大型改造项目,随着丰收涌美化和其他旧厂房改造推进,这一片区成为城市双创新空间;多年前,创意产业园曾被人戏称为“餐饮产业园”,如今,如西伍服饰等越来越多的电商、创新创业小微企业为人们所认识。

“餐饮是城市商业的业态之一,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场地出租比较容易,能够快速地带旺人气。只要是有特色的、能够有所升级的业态,必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可。”禅城区经科局副局长陈娴说。

在政策上,禅城区旧改政策也对美食经济给予支持。文华里美食小城建设之时,禅城区就曾出台鼓励“三旧”改造促进商业服务业提升的实施意见,探索将“三旧”改造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块用作“临商”。今年,禅城区出台加强和改进临时建设用地和临时建设工作暂行措施,鼓励把旧厂房、旧仓库盘活改造为产业载体和创客空间,使“三旧”改造松绑有了实际操作规程。

虽然上述美食经济圈对人气聚集效应显现,但目前仍有遗憾,“与其他城市相比,开放式市民广场、休闲街区的缺失,让美食经济有所束缚。”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左)文华里美食街,食客络绎不绝。(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王澍摄 (右)岭南天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宠爱之地。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下)2015年禅城区旅游推荐会上,金城大酒店金牌美食“花枝一点红”刚摆上台,立即成了拍摄焦点。(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左)文华里美食街,食客络绎不绝。(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王澍摄 (右)岭南天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宠爱之地。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下)2015年禅城区旅游推荐会上,金城大酒店金牌美食“花枝一点红”刚摆上台,立即成了拍摄焦点。(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美食元素融入文旅链条

今年“五一”假期,禅城旅游再次拿到不错的成绩单: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近77万人次,同比激增116%,其中,岭南天地成为众多旅行团必到景点,首日迎客突破7万人次,三天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同比激增173%。

今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文旅要“扩展武术、陶瓷、中医药、粤剧、美食等载体的影响力”。美食,是城市文化最市民化的表达方式,如今,正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禅城文化旅游链条中。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这句众口传诵的话如今有了新的下句:师出张槎。原来,清末民初,广州八成的高级酒楼厨师都来自张槎,陶陶居、永乐等大酒楼都是张槎人开办的。如今,粤港知名食肆中活跃着一批张槎籍的各式菜肴顶尖高手。近年,张槎街道致力于挖掘美食的文化根源,笋宴、太史菜等一批传统美食重新走入大众食客视野。一家以佛山传统名菜柱侯鸡为主打的乡间食肆,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觅食。即将于今年9月开业的张槎西华里饮食文化城,定位为禅城西部的旅游文化地标。西华里饮食文化城招商部经理罗健行透露,西华里将把张槎本地乃至广东的名菜聚集起来,打造都市化粤菜文化基地,让其成为张槎的饮食文化新名片。

近两年,禅城对美食文化进行梳理、包装,并推陈出新,既发掘本地美食,如张槎的笋宴、南庄的谭家菜、佛山名菜柱侯鸡,又融合各方美食特点,引导推出岭南味的主题文化餐饮,如功夫鱼宴等。去年举办旅游推介会上,“禅城金牌小吃”和“禅城金牌菜式”获得全国200多家旅游单位负责人的认可。仁寿寺斋宴、佛山柱侯宴、华大厨功夫鱼宴等佛山特色美食也被纳入禅城旅游推介线路的接待菜单。

禅城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禅城美食集聚的基础上,接下来将更关注如何做好配套,服务好旅游业的发展,譬如游客服务中心的建成使用、酒店景点的服务提升等。此外,继去年旅游推介会后,今年禅城也将进行高铁沿线的旅游推介,主打禅城民俗文化,广府美食也将是推介重点。

美食经济圈蕴含的生机

禅城的美食经济圈,不仅在于消费情境之优、主题特色之古,还在于其门类丰富、业态多元,与开放城市、产城融合相契合的包容与创新。

不久前,nova岭南站在祖庙商圈开业,多家特色美食店铺在佛山年轻消费者的“朋友圈”中刷屏。年轻人为何“奔走相告”,原来,这些店铺在广州等大城市获得口碑,一进入佛山就有粉丝前来“朝圣”。美食达人小邱说,以前经常跑广州觅食,如今在禅城便可尝到。文华里的中国风味,洋人街的外国美食,隐没于小巷、园区的特色咖啡、比萨等休闲餐饮、私家菜馆,在禅城,美食的选择日益多元。

而四五年前,当人们谈论祖庙商圈重振时,吐槽点之一就是这里的餐饮选择少、水平低下。如今,随着几大商业体的升级,餐饮服务日趋丰富。

不仅如此,美食正成为产城人融合的催化剂,开放包容的美食业态,支撑着“创客之城”的生态营造,成为宜居宜业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细心的食客也许会发现这样的变化,如今的美食圈更“精致”了:HELLO KITTY、飞碟、机器人等主题的餐厅层出不穷,以往常见的大圆桌如今改成了更适合对话交流的小方桌,以往强调大面积、独立空间,现在小隔间、开放式空间方兴未艾……

“这些特点正是餐饮行业围绕80后、90后等年轻消费人群和人们休闲的需求,做出的改变。”禅城区餐饮协会秘书长冯嘉俊认为,在互联网大行其道之时,讲究真实体验感的餐饮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更需要研究消费人群的需求和偏好不断创新。

以咖啡为代表的各种休闲餐饮,正是年轻族群和“创客”们沟通需求的产物,是市场内生力量的自觉调整和升级。

“其实,创新创业并非要高大上、高精尖的项目,餐饮行业也正成为年轻人创业的领域。”陈娴说,城内一家较知名的茶餐厅就正在走连锁经营之路,“几个月就能回本”的奶茶店已经开了不少。目前,禅城正在制定鼓励商业连锁发展的政策,其中很重要一块就是促进餐饮行业上规模、连锁化经营。在这方面,珠三角另一座城市东莞已经先行一步,以真功夫为代表的连锁餐饮和美宜佳、喜洋洋等便利店都已在市场闯出名头。

陈娴同时认为,禅城美食圈的升级还有空间,主要是“一头一尾”,“头”是指特色中高端;“尾”是指特色小吃。尤其是后者,对城市消费、旅游带动会比较明显。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绰瑶、何宁、李晓燕

专家视角

美食经济 还可深入挖掘

对话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

记者:禅城如今形成的多个美食经济圈都与“三旧”改造有关。您怎么评价这个现象?

王先庆:美食既是生活配套,也是商业配套,是最容易积聚人气的产业。对“三旧”改造的土地来说,选择餐饮项目可以比较快地带来人气,带动区域发展,所以是很多地方所采用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地方每个地区至少都会有美食街、美食城等餐饮企业的集聚区。“三旧”改造和美食项目的融合,是一个趋势,以后也将会得到更大范围普及。

记者:近十年来,禅城的美食产业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从以季华美食长廊为代表的马路经济,到东方广场的商业综合体,再到如今以岭南天地为代表的美食街区,以及以创意产业园、张槎西华里为代表的主题产业园。您如何看待禅城美食这些年的变化?

王先庆:这也是美食产业转型升级的体现。最开始禅城的美食以街铺等为主,随之出现了各种美食街,但随着租金越来越贵,餐饮企业开始向商业综合体、园区等转移。这些一站式的产业载体里面,除了美食,还有电影院、体育设施、休闲娱乐等设施,可以满足人们多种需求,人气旺,也更利于餐饮企业的发展。

记者:您认为禅城美食产业的发展要注意什么?

王先庆:禅城是佛山的中心城区,除了满足本地市民的消费需求,还应该更多考虑旅游人口。目前禅城美食产业发展还是抱着生活配套的心态、定位在做,但本地消费力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吸引周边城市的人来禅城消费。而在美食宣传方面,禅城做得还远远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外地人来了很多时候不知道去哪里找东西吃。因此,政府、企业、协会要共同努力,突破品牌宣传瓶颈,让禅城美食得到更好宣传,在宣传的时候注意把美食和文化、旅游、商业等融合一起,进行包装推广。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绰瑶)

他山之石

广州:啤酒厂变身文创园区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位于广州琶洲阅江西路江畔,在原珠江啤酒厂旧址上建成,目标是打造啤酒文化艺术平台及高端餐饮休闲娱乐地带。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3A 级旅游景区,成为广州旅游新名片。园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华南最大的国际化啤酒文化展示场所,即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另一部分为半户外滨水区域,这里拥有800米长江景线,工业年代的货运码头被改造成为游艇、观光游船可以停靠的水上交通码头,让游客更好享受江景。园区内入驻了餐厅酒吧、艺术空间、创意企业等。为保证国际化和多样化的定位,园区对商家有严格的准入规则,对其经营内容甚至室内设计都严格审核。这里的商家数量虽多,但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法国菜、意大利菜、东南亚菜、墨西哥烧烤等。

北京簋街:一道菜带旺的美食街

簋街是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内餐饮一条街,这里餐饮店占店铺的九成以上。簋街曾为交易夜市,并不红火。在千禧年前后,老牌餐馆花家怡园推出了特色菜“麻辣小龙虾”,契合了人们夜生活(夜宵)的需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麻小”,并成为北京的生活时尚。簋街家家餐馆都做“麻小”,商家联合举办“麻小节”,甚至商家统一价格。其后,簋街的菜品不断,如馋嘴蛙、烤鱼等,每样菜品火一段时间,走红的菜品多是适合一群人坐着闲聊、下酒的香辣口味。

 (整理/佛山日报记者何绰瑶、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