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农村电商是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突破口

王先庆:农村电商是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突破口


  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签署协议共推农村电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双方将打造集渠道建设、电商平台、双向流通等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圈。

  此前,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的发展规划中也强调,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业内认为,政府部门与龙头企业通力合作,可加快弥补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短板,加大农村商贸人才队伍培育,农村电商或将迎来发展新契机。

  现状

  商贸流通成农村电商最大短板

  根据协议约定,国家发改委与阿里将致力于带动试点地区发展本地化农村电商业态,打造集渠道建设、电商平台、双向流通等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圈。

  “去年国家开始全面布局农村电商,出现了传统电商巨头下乡潮。而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意味着过去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的高成本以及快递流通问题将会解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这样表示。

  从2014年开始,电商巨头就掀起了“下乡热潮”。截至2015年12月底,阿里巴巴已经在全国200个县建设了1万个农村淘宝服务站;截至2015年11月,京东已开设600个县级服务中心、1100个京东帮服务站,招募了12万名乡村推广员;苏宁在2015年1月才提出农村电商计划,到11月实际已建成10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问题短板也逐渐浮出。其中,农村电商基础建设、城乡贸易流通以及电商人才短缺成为三大瓶颈问题。

  “农村最落后的不是生产,而是流通,农村的流通问题决定着农村整个经济走向。”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商贸流通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障碍。

  而此前,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的发展规划中也强调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王先庆认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网点不齐全,整个中国农村的流通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现在,电商进入是非常好的时机,‘互联网+农村’会少走很多弯路。农村的特点是单家独户,而这正适合了电商的形态,不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就可以解决农村流通问题”。

  趋势

  发展农村电商 驱动返乡创业

  让亿万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这是国家层面释放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积极信号。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中,重点之一就是推动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

  据悉,未来三年,阿里巴巴每年都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选定的约100个返乡创业试点地区中,按照合作节奏设立约1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000个村级服务站。

  按照规划,农村淘宝确定进驻一个地域后,一般会在县点建设一个县级服务中心,由农村淘宝输出“小二”到前线,与政府一道完成村级服务站的整个硬件配套。此外,菜鸟网络也会随之落地,选择优质的本地物流企业在整个县域打通“最后一公里”,连接城市与农村。也就是说,返乡青年只要单枪匹马地回来,就能零成本在家创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曾联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0部门下发通知称,将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国家将根据试点申报情况,在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的基础上,予以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渠道支持。

  “农村电商创业的背后是电商人才短缺的困境”,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联盟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秘书长王盛指出,大量农民不熟悉电子商务的经营管理能力,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建议,做好农村电子商务的首要工作是加大培训力度,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与水平。

  对策

  构建高质量的商贸流通体系

  土货进城,洋货下乡,双向消费流通成为农村电商发展引擎。

  据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猴年新春全国超过1.2万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参加了今年阿里年货节,消费比平时增长331%,农村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但与此同时,山寨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影响农村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据新华社报道,有的农村消费者辨别能力差、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不强,有的甚至会图便宜“知假买假”;从业者安全责任、诚信意识不足等老问题长期存在;在采购环节,有些经销商为赚取黑心钱,从不正规的小厂家进货,以次充好等,令农村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卸货场”和“下水道”。

  在王盛看来,电子商务让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更对称,通过市场需求倒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还可以通过农产品网上销售,创新农业生产方式。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电商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假货次品以及山寨货在农村的销售。“有龙头电商平台的信誉背书,以及电商大数据的运用,农村市场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将得到较大改善”。

  记者获悉,包括阿里、京东、唯品会等在内的多家电商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打假部门,确保平台上的产品质量安全。

  据阿里巴巴资深安全专家王彦介绍,在互联网领域,大数据打假在筛选海量信息方面,要比人工发现和判断更为智能和有效。

  业内人士认为,确保农村市场产品质量,关键在于构建高质量的商贸流通体系,打通优质商品从厂家到农家的“最后一公里”,让正牌优质商品进入农村商铺,而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进军农村市场无疑将加大信任保障。

  连线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

  农村电商存三大挑战

  目前,中国农村电商主要存在三大挑战。首先,如何把电商的物流设施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体系要吻合农村。其次,农村网络通信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最后,如何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很多农民是不懂互联网也不懂流通的。

  当下的中国经济,已经从生产型经济变成流通型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发展电商和农村发展经济是一体的,最大的机遇就是市场的变革带来的机遇。互联网时代,给农村流通的改变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层面对农村流通的重视和支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