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网络商都”,还需快马加鞭

走向“网络商都”,还需快马加鞭


    “广东企业会造货但不会卖货,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广东的外贸企业、出口企业受伤最深。我们就是要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帮助广货北上,帮助广东的制造业重新焕发生命力。”2009年首届网商交易会上,马云如是说。

    尽管他实际上是在为淘宝网做广告,但多少戳中了粤商的痛处――广东制造风行全球,珠三角的批发市场控制着全国各种商品的流通,广州更是被称作“千年商都”,但用互联网做生意却落后了。

    环顾国内,杭州有阿里巴巴和天猫,北京有京东商城和当当,上海有一号店和麦考林,南京有苏宁易购,广州有什么?

    诚然,经过近几年的奋起直追,2013年广州聚集了52家产值超亿元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商企业交易额超万亿元。以唯品会、梦芭莎、环球市场等为代表的电商异军突起,显示出广州电商市场的潜力。

    但总体来说,广州电子商务领域仍然是“星星多,月亮少”,“千年商都”向“网络商都”的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电商蓬勃发展,消费习惯和市场交易方式双双转变,已日益动摇着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地位:广交会自2011年以来成交额逐年递减,今年春交会境外采购商和出口成交量双双下降,金字招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广州引以为豪的另外两大商贸品牌――百货零售和专业市场也面临冲击。本土大型百货广百股份CEO黄永志就曾坦言,目前公务消费和商务消费均受影响,宏观经济影响消费欲望减少,加上电子商务的冲击等因素,百货业已经进入长时间的微增长期。

    事实上,广州市场的企业家并不缺乏敏锐的市场意识。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广百正大力推动O2O模式,加大自有官方商城“广百荟”的发展,实现会员线上线下互动,做大网购规模;摩登百货也在整合互联网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资源;专业市场同样不乏顺势而上的案例,如白马服装市场、站西鞋城、中大布匹市场、南方茶叶市场等,都尝试改变传统思维,主动“触网触电”,拓展销售空间。

    借着电子商务东风,广州企业、广州产品进一步走进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时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然而,相比新兴电商的来势汹汹,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之路并不平坦,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目前,广州市电子商务发展主要和本地产业发展密切结合,以产业为依托推动电商品牌发展,体现在产品以服装、茶叶等本土商品为主。同时,电商企业以唯品会、太平洋电脑等专业型购物网站为主,专业性强,尚未形成大型的综合型电商企业,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在企业规模和资金运作水平等方面,广州与发达的电子商务城市还存在差距。正如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所言,广州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布局上存在欠缺,整体来看电商的服务范围偏小,主要辐射范围局限在华南地区。同时,整合型品牌打造程度和力度不足,制约了广州市大型综合性电商品牌的产生和发展。

    除了缺乏龙头引领,广州培育电商的环境也亟待改善。电子商务投融资机制、财税政策、在线支付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等还不健全,专业人才仍然缺乏,这些都拖累着前进的脚步。

    在这方面,外来及本土摩拳擦掌的电商都曾吐槽。京东CEO刘强东今年就公开诉苦:对京东而言,在广州寻找仓储基地成了每年都遇到的“老大难”问题;唯品会CEO沈亚也直言政府一些配套服务落实不到位,唯品会想发展互联网金融,申请小额贷款公司的牌照,因不符合广东要求连续三年盈利的硬门槛,始终拿不下来,但到重庆、天津,马上就获批了。

    这是推陈出新的年代,也是不进则退的时代,如何拥抱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决定着广州未来的商业版图,要在互联网时代继续维持“千年商都”的影响力,广州还要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