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百货商场忌盲目提升经营档次

王先庆:百货商场忌盲目提升经营档次


  当中国大部分企业可能最擅长的就是跟风了。近两年,在超市业态掀起了一股“精品”潮,而在百货,则刮起了阵阵“高端”风。美其名曰提升经营档次,实则只是一厢情愿的噱头,或者只顾提升硬件而忽视软件走偏了。

  百货店一年一小装,三年一大调整已经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而更重要的是,在重装、调整的背后,往往都伴随着对于高端品牌的盲目追捧。

  现在,当你百度[微博]一下“百货”和“高端”,几乎全国各大城市都一个样。不仅是北京、上海的百货高端风潮云涌,类似于《广州商业百货盲目奔高端》、《武汉百货店醉心高端忙升级》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

  在与诸多百货商场老总的对话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杭州大厦和新光天地。如果说杭州大厦的成功给了众多百货商场关于“高端”的启蒙,那么新光天地则更加坚定了高端对于百货的意义。

  据了解,在浙江,如果你的东西是在杭州大厦买的,别人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在杭州大厦消费,对人们的消费有了更多一层的满足感,商场的品牌同样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荣耀。

  的确,作为百货,原本面对的就是中高档消费,全面提高档次也是当务之急。但提档不能盲目的提档,片面地选择国外的品牌,对于很多商品来说并不一定十分合适,选择品质、服务有保障的品牌,才是真正的为老百姓着想,正确的引导消费。

  业内人士也指出,盲目提升经营档次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发展高档百货需要大量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并且要做到服务、设施的一流配置,而国际一线品牌往往只会在一个城市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商场进入,因此品牌资源的争夺会非常激烈,无疑会增加中高档百货店的经营风险和经营难度。

  另外,商品价格是否合理,关键要看顾客能否接受。只要能接受,价再高也行。所以定价时,先要考虑顾客的购买力。以此为依据,把商品按不同级别、档次分别定价,使顾客便于分级购买,各得其所,并产生一种合理可信之感。

  “先有价格,后有商品”。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定价就是要根据顾客的需要和可能加以确定,也即要算算顾客能从口袋里拿出多少钱。如果超过承受能力,那么,再好的产品也是不会有人买的。

  对于目前广州新开商场均标榜高端的现象,广东商学院教授王先庆也曾表示,从发展态势来看,最怕的是“头重脚轻”。虽然高端商业的影响力大,但必须有整体商业的支撑。应该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完善商贸产业链;同时要培养有特色的商贸聚集区,看有没有特色发展高端商业,否则不要勉强。

  百货商场提升档次,不仅是一个点,而且是一个面。提档不仅是价位上的提档,而且是购物氛围、服务的提档,是全面的提档。除了购物环境等硬性指标的档次提升,给客户一个感性的认识,还有软性的指标,购物时给客户提的建议,为客户讲解产品的风格,通过家具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怎样搭配进行推荐,使客户满意,引导性的知识型的服务,不仅是直接的而且是间接的服务,服务无处不在,提高档次的同时也包括服务档次的提高。

  百货商场提升档次,提档不仅是价位上的提档,而且是购物氛围、服务的提档,是全面的提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