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S_headline2">[组图]</span>王先庆出席2012年中国商业地产精英论坛

<span class="S_headline2">[组图]</span>王先庆出席2012年中国商业地产精英论坛



论坛现场

      4月15日,信盈城2012年中国商业地产精英论坛暨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八周年庆典在广州新塘凤凰城酒店举行。本次地产行业盛会由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主办,新塘信盈城承办,广东省工业合作协会、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等单位协办。

     本次论坛聚集了全国成功商业地产的管理精英、优秀企业家、专家学者、房地产基金代表和品牌商家代表近1000人,重点商讨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房地产业如何良性发展。精英代表对不同城市消费和承载能力作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同时在资本运作、投融资渠道、抵御风险、市场定位、业态规划、招商管理、运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作了交流和分享。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应邀参会出席并担任“商业地产的经验教训”论坛嘉宾。 

 
出席论坛的嘉宾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学术研究机构):多角度剖析商业地产
     我从2001年到至今,一直从事流通领域的研究。地产的发展经历过以下阶段:即工业地产、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文化休闲地产,因此我们要更深刻地分析商业地产,必须把它放在上述背景下去理解。
     分析商业地产的模型,是以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为纵坐标;而区域、行业、市场、企业、资本水平和文化的不同则是横坐标。
    现在我们国内的商业地产明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战术轻战略;二是重经验轻理性;三是重短期轻长期,这些都是我们要尽快改善的。

    广州丽影广场总经理吴泽丹(职业经理人):购物中心应精准定位
    商业地产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回报期长的行业,商业地产的概念应该是可持续经营,并获取长期收益的物业。这就要求开发商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诚信、对物业感兴趣,且有中长期持有的心态。
    以购物中心为例,项目一定要精准定位,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才能取得成功。像租金的厘定,必须考虑到周边物业的租金水平和商家的承受能力,让市场说了算,开发商不要强势,要善待商家,双方共同发展。
    同时,企业如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和运营机制,相信能对团队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让人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百信广场董事长马少栋(开发商):购物中心应与当地文化、区域性消费特点有效结合
    开发商在开发项目前应有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预期。商业地产行业是通过商家经营,拉动消费,产生利润,开发商才有良好的回报。
   像百信广场就很注重这一点,由于项目处于城乡结合部,人流很多,我们这些年也是不断调整,才发展得越来越好。
    而且,我个人认为,购物中心必须与当地文化、区域性消费特点有效结合起来,项目才能持续良好发展。

    NAI新巢地产机构成都总经理蒋鹏(服务机构):中国商业地产问题非常明显
    随着商业地产在国内各地蓬勃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浮现出来。一是分类不清楚,把项目类型和业态混淆在一起;二是开发商和运营机构把常识当创新,把经验当成指导思想;业主方、媒体、政府、中介机构的角色不清晰。

    信基集团商业运营总监吴述朝(开发商):信基扩张速度不够快
    谈到商业地产的经验教训,以信基集团为例,我们明显感觉以前扩张的速度太慢。信基集团是以酒店用品产业为龙头,在国内的同行中做得最好,但并没有进行全国的布局。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快马加鞭,开始在沈阳、成都、武汉大规模拿地,大规模发展。
    第二,现在大家手上一有点闲钱,都盲目希望通过商业地产来赚快钱,这是不可取的。项目一定要定位准确,在整个区域或整个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赚到钱。像我们,就以酒店用品为主业,辅以住宅地产、物业管理、物流、会展等,进行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