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皮书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2011年皮书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8月26日―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1年皮书年会暨第二届优秀皮书奖颁奖大会在安徽合肥市举行,年会提出把皮书的研创和出版工作向精细化管理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中共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陈亚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安徽省合肥市政协主席董昭礼,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陆勤毅,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行业、各区域的近200名皮书课题组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8月26日上午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作重要讲话,他指出,皮书已成为我国覆盖范围最广的一类出版物,不仅愈加规范,而且正逐步迈出国门,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近年来,皮书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在皮书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获得了非常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皮书发展面临着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工作者要明确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坚定不移地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完善皮书的管理机制,努力用良好的学术规范来推进皮书工作的创新,加快皮书数字化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大众做好服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以《皮书的结构优化与分类管理》为题作主题报告。他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创出版的现状与结构进行了介绍,对皮书研创出版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对皮书性质、价值的认识,增强维护皮书整体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谢寿光社长指出,今后要进一步优化皮书结构,实施分类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皮书主编工作条例》和《皮书编辑出版工作条例》,加快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皮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皮书研创出版的体制、机制;完善、强化皮书评价、皮书准入与退出机制;把皮书的研创出版与学科建设、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研创、编辑和营销推广人才;充分发挥中国皮书网和皮书数据库的功能,构造数字皮书互动平台;加快皮书国际化步伐,让更多的皮书进入全球话语体系;加快皮书理论和方法研究,进一步提升皮年会的吸引力。

    皮书系列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连续性系列出版物,经过十几年的打磨,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乃至中国社会科学对策应用成果的发布平台。目前,社科文献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各类皮书达160余种,平均每周就有两到三部皮书发布。据了解,目前已经有7种皮书走向了国际市场。皮书系列已正式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并升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本次年会为期两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社科院系统以及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皮书研创出版的结构优化和分类管理”为主题,开展了学术报告、主题论坛等系列活动。同时,会上揭晓了10本“优秀皮书奖”、20本“优秀皮书奖•提名奖”获奖作品。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戴诗华老师代表《珠三角流通业篮皮书》课题组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