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S_headline2">[组图]</span>王先庆应邀出席北京首届贸易强国论坛

<span class="S_headline2">[组图]</span>王先庆应邀出席北京首届贸易强国论坛


大会会场 
 

    2010年10月31日,由北京工商大学与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经济学院贸易系承办的“首届贸易强国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经济学院贸易系主任洪涛教授主持,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晋清发表讲话。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轻商背景下的贸易崛起”主题发言。

 

   参加论坛的还有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商贸服务改革司王选庆副司长、国务院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所长任兴洲、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晋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王耀、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夏春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黄国雄教授、谷克鉴教授、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张群群教授以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广东商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院校以及《财贸经济》、《中国市场》、《中国流通经济》、《中国商贸》、《中国商报》、《国际商报》、《北京商报》、《浙商》、《证券市场周刊》等媒体共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黄国雄教授、陈文玲司长、王耀博士、任兴洲所长、谷克鉴教授、王选庆司长、吴国华处长、王先庆教授等23名专家教授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王先庆发言的主题是“轻商背景下的贸易崛起”,他主要谈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是贸易崛起的定义及障碍,主要有五个障碍,分别是理念落后、渠道残缺、主体弱小、制度缺失和战略失误;第二部分是现行体制“轻商”,这主要由于我国缺少重商主义商业文化的洗礼;第三部分是核心问题是制度问题;第四部分是如何实现“从生产为中心向以商贸为中心”发展。

   论坛结束前,到会的30多所院校60多名教授签署了《适应贸易强国需要,培养创新型贸易人才倡议书(北京宣言)》,洪涛教授宣读了《北京宣言》,计划每年举办一次贸易强国论坛,将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附:《创新型贸易人才培养北京宣言》

    为了完成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历史使命,提高我国现有1.2亿贸易人才队伍素质,今天我们30多所院校的60多位教授、主任、院长向全国高等院校、职业学院的贸易专业的教师及各类贸易企业的在职培训机构倡议:

1、结合每年贸易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每年定期组织一次“贸易强国论坛”,探讨贸易活动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各个院校在贸易经济、国家经济与贸易学科(专业)中的经验,探讨解决存在问题。

2、力争把我们所在的院校、系、教研室办成创新型贸易人才培养的基地,在现有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实验课程、教学团队、专兼职老师队伍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

3、形成贸易人才培养的博士、硕士、学士、专科、中专、技校等人才培养的体系,形成为贸易强国所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有特色的人才队伍结构。

4、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贸易研究基地,力争使我们的基地为政府、行业协会、各类贸易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5、建立贸易经济、国家经济与贸易学科建设联盟,未来的竞争不是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竞争,不是院系对院系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因此,不同的院校、系所、教研室之间建立科学建设联盟,并将其成为一个长效机制。

6、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建立贸易强国论坛的发展基金,促进贸易理论与实践、贸易学科/专业建设、课程群建设、教材建设,为培养创新型贸易人次奠定基础。

让我们共同为培养贸易强国所需的创新型贸易人才,为尽早实现贸易强国目标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一部分是贸易崛起的定义及障碍,主要有五个障碍,分别是理念落后、渠道残缺、主体弱小、制度缺失和战略失误。以广东为例,我就深刻感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忽视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第二部分是现行体制“轻商”,这主要由于我国缺少重商主义商业文化的洗礼。第三部分是核心问题是制度问题,第四部分是如何实现“从生产为中心向以商贸为中心”发展。

    洪涛教授宣读了《北京宣言》,计划每年举办一次贸易强国论坛。论坛探讨了中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问题,交流了各校的贸易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专业的发展,大家认为,论坛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具有独特性、历史性等特点,希望今后继续办下去,会后将编辑《首届贸易强国论坛论文集》,并将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论坛结束前,洪涛教授宣读、各院校相关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创新型贸易人才培养北京宣言》:

为了完成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历史使命,提高我国现有1.2亿贸易人才队伍素质,今天我们30多所院校的60多位教授、主任、院长向全国高等院校、职业学院的贸易专业的教师及各类贸易企业的在职培训机构倡议:

1、结合每年贸易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每年定期组织一次“贸易强国论坛”,探讨贸易活动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各个院校在贸易经济、国家经济与贸易学科(专业)中的经验,探讨解决存在问题。

2、力争把我们所在的院校、系、教研室办成创新型贸易人才培养的基地,在现有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实验课程、教学团队、专兼职老师队伍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

3、形成贸易人才培养的博士、硕士、学士、专科、中专、技校等人才培养的体系,形成为贸易强国所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有特色的人才队伍结构。

4、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贸易研究基地,力争使我们的基地为政府、行业协会、各类贸易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5、建立贸易经济、国家经济与贸易学科建设联盟,未来的竞争不是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竞争,不是院系对院系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因此,不同的院校、系所、教研室之间建立科学建设联盟,并将其成为一个长效机制。

6、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建立贸易强国论坛的发展基金,促进贸易理论与实践、贸易学科/专业建设、课程群建设、教材建设,为培养创新型贸易人次奠定基础。

让我们共同为培养贸易强国所需的创新型贸易人才,为尽早实现贸易强国目标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