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先机
特约观察员:王先庆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RICE) 所长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GDSCE) 秘书长
谈谈广州的高端商业
太古汇、万达广场、友谊西塔(国金店)、高德置地广场四季MALL、西城都荟、万菱汇、太阳城广场5号停机坪等,这些定位为大型高端的购物中心都抢闸在亚运前建成开业。高端百货多,高消费人群少,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会否让“提升购买力”成为新场共同的难题。
我认为,分析广州高端百货市场,可以从两个大背景来看。
一方面,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力的提升,而这个提升的速度也是全世界最快的,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高端消费。
另一方面,对于广州而言,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广州的高端消费市场一直是外流的,广州奢侈品消费者更倾向于到外地消费。据有关数据统计,奢侈品消费群体规模约有20万人,年累计消费额近 100 亿元,但约有 70%的广州奢侈品消费者倾向到港澳台等地方购买。首先是因为消费者缺乏引导,再者是因为消费者想购买高档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时,广州不能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广州的奢侈品市场未形成规模。广州的商业特别是百货零售业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展缓慢,客观上阻滞了国际高端品牌在广州的发展。
就以上两个背景,广州作为未来国际商贸中心,随着城市消费环境的改善,这种高端消费的回流应该是大势所趋,换言之,广州具有发展高端消费市场的潜力,具有容纳高端商业项目和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优势,作为华南中心,今后高端商业不仅面对的广州市场,更是珠三角甚至周边省份市场,市场前景广阔,现在开始发展高端百货,应该说是比较好的时机。
不过一定要冷静看带这个市场空间。一方面要认识或者发现广州具有高端消费的潜力,但也要冷静观察这个高端市场到底有多大,不能盲目高估其市场容量,也不能过度地扩大它的发展空间,这样就容易导致盲目竞争。因为中国人整体而言还是比较节俭的,老百姓还是不会把大量的消费力投入奢侈品,这就是为什么海外的高端百货在中国内地失败的原因。中华民族的消费习惯并不是以奢侈品为主导型的消费,只有极少人才会背LV包、穿香奈儿的衣服。
换言之,在广州,高端百货有市场,会吸引珠三角的人,但这些人群毕竟是极少部分的,所以构成的消费力并不能维持多家高端百货同时生存和发展,能成就极少数的高端百货就已经算很了不起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