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S_headline2">[组图]</span>王先庆应邀出席“珠三角‘速度经济’暨粤商企业发展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span class="S_headline2">[组图]</span>王先庆应邀出席“珠三角‘速度经济’暨粤商企业发展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6月1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和广州新闻台《经济珠三角》栏目共同主办的“珠三角‘速度经济’暨粤商企业发展论坛”在广州开幕,近200余家粤商精英出席了论坛。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作“广东经济大转型与粤商发展新思维”专题发言。

     当日出席论坛的有:《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副总编辑冯明、《每日经济新闻》首席经济评论员叶檀以及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研究员彭澎、格兰仕总经理兼助理总裁陆骥烈、信孚教育集团信力建董事、星期六鞋业于洪涛董事、招商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朱权炼、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中小企业业务部总经理李旭光等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粤商将面临的转型与挑战。

     王先庆在报告中,谈到从粤商研究的因缘,粤商思维方式的形成原因、个性特征和转型的方向。首次提出了“最早的广东人来自江浙一带而非中原地区”以及“岭南文化的最大特性是逃亡和流放文化”的论断,解析了为何现在粤商中的许多个性特征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层次的历史文化根源,并表示粤商其转型和变革亦非容易之事。

      王先庆提出粤商要学会向资本市场转型,要从过去单一的工厂实体,向实体与虚拟资本融合的现代资本转型,破除只务实不务虚的旧资本思维,多进行资本运作和资本再造。

    王先庆认为,广东经济正面临三大转型,即从制造主导型转向服务主导型;从外需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从打工主导型转向自主主导型。由于粤商思维与精神更适合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实体经济发展,更适合踏实地“搞制造,接订单,做加工”,因此,广东经济转型的最深层障碍不是体制、环境等,而是粤商思维方式以及意识和行动的约束。因此,粤商迫切需要首先要从思维方式上进行再造和转型。

    关于粤商思维转型的路径和内容上,王先庆认为,过去长期的单打独斗削弱了粤商的整体战斗力,粤商稳健有余进取不足,保守过度、务实过头、太过低调,重视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运作,都限制了粤企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现在粤商正在以一种积极姿态突围,比如大踏步走出广东加速产业转移、积极拓展内需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等,这些都显示出了粤商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并重点强调了三点,即:资本新思维:市场新思维:产业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