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陈甬军教授谈今年中国外贸发展与新一届广交会
发布人:赵菁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次数:10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本届广交会吸引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品成焦点。广东财经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特聘教授陈甬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交会是观察中国外贸的“窗口”,当前中国外贸正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多元化布局双轮驱动,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全年进出口总额有望实现5%左右的正增长。

陈甬军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的韧性增长,核心支撑是产品结构优化。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出口增速显著。“广交会上机器人、AI+AR设备等受青睐,正是技术创新推动出口结构升级的体现,核心技术突破让中国产品在全球更具竞争力。”

在市场布局上,陈甬军认为多元化是关键。本届广交会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占比显著,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对东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6%、19.5%、16.7%。“中国已成为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增加14个,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量,有效对冲了传统市场波动。”

展望全年,陈甬军持乐观预期:“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第三季度增速加快,预计全年增长5%左右。”他强调,未来需持续调结构、强创新,“通过技术优势攻克高端市场,像广交会上的脑机接口设备、智能眼镜,正是靠创新打开欧美高附加值市场;同时深化多元化布局,在维护欧美存量客户的基础上,深挖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以确定性应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

陈甬军表示,广交会的火热印证了中国外贸以技术为锚点的竞争韧性,产品升级与市场多元双轮驱动,将支撑中国外贸在复杂格局中稳健增长,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力量。

(21世纪财经报道10月15日报道链接: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51015/herald/36ce538bf2667b98de32beb888a1a49c.html?t=15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