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一带一路’建设双促双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人:陈义国  发布时间:2024-10-27   浏览次数:72


1026日,“2024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新质生产力与一带一路建设双促双强研讨会在我校正心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我校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商贸流通研究院)承办;喀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我校研究生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科研处,华南商业智库协办;《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提供支持。会议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一带一路建设双促双强的作用机制和具体路径,邀请国内高校学者、智库专家、企业代表作主题报告。

校长于海峰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这些重要部署不仅为我们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强调了新质生产力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期望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积极就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研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上午主会场进行了7个专题的主题分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于洪君作主题报告,他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建设的重要节点、重大活动和建设详情,分析介绍了一带一路理论发展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对未来共同发展的展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将成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引领力量,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方面已经出现较大突破,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黄仁伟指出,一带一路共建已经从以路、桥、电力为主转变为以产业链、供应链为主,数字丝绸之路、电子商务、5G技术、北斗定位系统等新质生产力元素融进了一带一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作题为《中国与环地中海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新质建设与经验教训》的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与环地中海国家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成果、问题,以及新质生产力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的典型体现。报告还就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发展领域和完善对策进行了讨论。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教授分别介绍了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度差异,并且从金融市场、深圳传音和新能源汽车等典型领域和企业案例,分析了一带一路共建中的薄弱环节及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新篇章的思考。

汕头大学商学院、汕大全球潮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钱共鸣教授介绍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并购情况,并分析了并购竞价的影响因素。他发现,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在市场上的融资能力更强,更容易在跨国并购中竞价成功。

广东镭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生导师肖磊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公司依托数据资产AI增值服务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和一物一码物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数据交易变现的全链条数据治理集成服务,同时展望了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业态在一带一路共建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下午2个平行分论坛,入选会议优秀征文的20多名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涵盖新质生产力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服务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等主题。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高端学术会议,也是庆祝建校41周年举办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研讨会共收到40余篇投稿论文,其中陈甬军《以新质生产力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21篇论文入选。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喀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镭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链接:https://news.gdufe.edu.cn/5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