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黄合/文 许天长/摄 2024-02-23 11:21:03 |23.0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客观梳理宁波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深刻剖析宁波发展的优势短板,唱响经济发展“光明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宁波日报报网端重磅推出“春之声——宁波高质量发展十人谈”系列报道,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洞察全球变局,为宁波把握“时”“势”,争当全国全省样板出谋划策。
聚焦“双循环”,宁波“扬长补短”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
人物名片
陈甬军,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近年来专攻共建“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领域研究。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对于此刻的宁波来说,这是个箭在弦上的重要课题。
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双循环”意味着什么?守正创新,宁波应该如何守住“开放”这一最大优势?聚焦“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宁波又该如何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为此,我们特邀国内知名“双循环”领域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结合宁波实际,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建言献策。
核心观点
▶浙江作为外贸大省,在双循环新格局中成为连接内外的一个重要支点,宁波舟山港,应该成为这个模型中间的枢纽节点。
▶宁波有很多制造业“单项冠军”,依靠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宁波需要借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出去”,也需要向国内市场要机会、要资源。
▶宁波要加强和长三角区域特别是上海的联系,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宁波商业模式要找到工业和商业的平衡点,拥抱并利用好世界市场,找到创建“新商都”的新路径。
▶“经济大市真正挑起大梁”,宁波应该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城市,为其他地方提供可以学习参考的样板。
▶经济强市也要打造人文建设方面的新高地,需要加强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新闻学等领域专家人才队伍建设。
宁波舟山港。
“8”字形理论模型更加清晰
记者:作为国内该领域的专家,您早在2020年就曾为浙江的“双循环”发展“把脉问诊”。几年过去了,针对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您的判断是否有所调整?
陈甬军:2020年提出时,外部情况比较复杂,出现了世界疫情和国际政治矛盾激化等情况。也是在那个时候,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了更加直观地阐释这一概念,我做了个“8”字形理论模型——把“8”倒九十度过来,大圆就是国内大循环,小圆是国际大循环。我提出,浙江作为外贸大省,必须近忧和远虑一起抓,及早筹划和行动,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交融的新格局中成为连接内外的一个重要支点。
几年过去了,这个理论模式更加清晰清楚。特别是宁波舟山港,应该成为这个模型中间的枢纽节点,既实现国际国内的交融交汇,也要拓展对全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影响——在有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国内“8”字头大圈就能够实现自我的循环。
客观地说,当前国际形势依旧很不稳定,国内动能不足、循环不够理想的问题依旧存在。我们更加需要紧紧对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宁波和丰创意广场入驻多家创意创新企业。
练好“内功”,创新放在第一位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宁波作为制造大市和外向型城市,新的一年应该如何“排兵布阵”?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
陈甬军:我个人觉得,就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今年各项经济工作之首,“创新”两个字肯定要摆在第一位。
宁波的外向型经济占比很高,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寄希望于外部,而是必须以自己稳定的发展来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比如,宁波的制造基础不错,有很多的“单项冠军”。我们就要依靠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让“制造”向“智造”转型。特别是要在现有的生产线、操作工艺中,融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等,普遍提高制造业的效率水平——这也是当前最为现实也最为重要的路径。
在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全要素生产率”,即不仅考虑资本和劳动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还包括了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生产创新等因素,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技术进步率”。
我认为,宁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改革完善新型生产关系,加大力度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发力,通过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来拉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改革开放调整体制机制,加速发展新动能的形成,进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再创新的辉煌。
宁波舟山港。
创建“新商都”,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记者:除了练好“内功”,是否还有其他的“秘诀”,帮助宁波更好地拓市场、增销路,在快速迭代的时代里掌握先机?
陈甬军:
当然。宁波本身就是有底子的“商都”,很多宁波人就是最早“走出去”、开眼看世界的商人。
可惜,如今宁波的商业模式中,传统贸易比重较大。而放眼国内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下沉市场的绝对“王者”拼多多,还是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崛起的新一代全球化典范希音,都是凭借着新业态迅速崛起、乘风而上的。
最近我在做关于诞生在广州番禺的希音的课题研究。其凭借着小单快反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灵活供应链,迅速登上了全球独角兽排行榜,拿下了原属于浙江一大半的市场份额——这是需要同样曾深耕服装行业并借此创出过一片天的宁波企业,好好思考的。
数字经济是一个潮流,浩浩荡荡。对于宁波来说,必须抓紧时间,开动脑筋,找到工业和商业的平衡点,实现销售和生产的高度融合,而不是“各干各的”。我们必须要搞懂互联网时代的供需逻辑,拥抱并利用好世界市场,找到宁波创建“新商都”的新路径。
宁波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切割超薄电容器薄膜。
拓宽“向外发展”,做大合作“朋友圈”
记者:近年来,有不少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重点的国家战略布局。对于宁波来说,如何拓宽自己在“双循环”背景下的“朋友圈”,延展作为支点城市的服务半径?
陈甬军:
纵观宁波的经济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向外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很多港资外资,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的一部分。眼下,“双循环”框架下的“对外发展”,宁波既需要借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出去”,也需要向国内市场要机会、要资源。
一方面,宁波要加强和长三角区域特别是上海的联系。在国家层面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上海在国际市场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优势,唱好杭甬“双城记”,更好地展现长三角经济带的满满活力。
另一方面,宁波也要加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我一直在关注甬广高铁的进展。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计划途经福州、广州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每一个点位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有关部门应该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思考研究如何通过交通的提速,让长三角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更加密切的对接、碰撞、交融中激发出新的火花和潜能。
宁波中能连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制造、运送450吨石化压力容器至欧洲。
体制机制改革,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
记者:年初,市两会迭代细化了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的路径举措。在您看来,政府层面应该如何多走一步,确保宁波在“双循环”框架下示范先行?
陈甬军:
我想先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厦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国家计委从事宁波经济开发与开放规划与协调工作。那时谷牧同志是分管对外开放的副总理,推进了包括宁波在内的14个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波浪潮。
我记得,小港开发区的开工典礼,就是组织了一批人,横幅一拉,直接在泥地上宣布的。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既然中央给了宁波政策,就不能迟迟不动当缩头乌龟,必须要先声夺人,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
这种改革创新的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比如说,在国家不同部门释放层层利好政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应该抓住时机进行体制机制的治理创新,通过具体到营商环境、审批流程的优化,进一步助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我认为,宁波这样一个经济体量的城市,应该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城市,为其他地方提供可以学习参考的样板,让“经济大市真正挑起大梁”。
浙江华兴隆模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定制德国真空高压气淬炉到厂。
重视文化“软实力”,传承“宁波帮”精神
记者:说到传承,就不得不提“宁波帮”。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伟大号召40周年。作为学术圈的“宁波帮”,您还有哪些建议?
陈甬军:
在“宁波帮”的商帮文化里,包括家国情怀、眼观世界、有情有义等关键词。其实,这也是宁波“经世致用”文化传统的体现和表达。
很多外地人觉得宁波经济强,但其实宁波是同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们必须要打造人文建设方面的新高地,既要提高宁波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也要通过精神层面的文化强市,让宁波成为更加均衡全面发展的城市。
几年前,我就提出来,宁波需要引进建设一座好的文科类大学,需要加强自己的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新闻学等领域专家人才队伍。我希望,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沉淀,宁波也能酝酿出像《繁花》这样城市文化塑造表达的精品,成为更有自信的“主角”城市。
记者手记
陈甬军教授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亲眼见证了40年前宁波的初次腾飞,之后也一直对宁波的城市发展投以热烈而又深情的目光。或许,正是源于这份“爱得深沉”,在采访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那份对于家乡发展的迫切和期待。
在近一个小时的电话采访中,他在位于广州办公室里,援引着中央最新的政策和会议精神,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之中,用不同城市的成功案例,从各个层面为宁波的“双循环”寻找新的可能性。从经济主体到政府机关,从科技创新到文化建设,从国外到国内……没有大而空的说教,更多的是有据可考的操作性建议,“要让各行各业都抓住机遇、抓紧创新改革,走出宁波独有的一条路”。
在陈教授看来,宁波完全有资本也有能力,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成为领跑者和先行者;完全有实力也有底蕴,用10-15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新宁波”——我想,这应该既是一名当代“宁波帮”对家乡经济韧性的认同和信任,也是一名长期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对经济形势冷静分析后所作出的理性判断。
链接1: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5d802fae4b03daba809ac2a&type=wxfs
链接2: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4/02/23/030565440.shtml?share_token=662c4ffd-df55-4564-8950-8677eebb60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