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甬军院长在中宏论坛上的发言摘要由国际商报发表
发布人:陈义国  发布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10

一带一路:十年精彩 再续华章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815日举办的中宏论坛在线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深刻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深入人心、赢得未来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趋势,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开放合作新平台、贯通了共赢未来新通道、孕育了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与会专家展望未来,精准把脉,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哲人:

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根植历史、因应现实、面向未来,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哲人指出,在开放布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以经济走廊建设为牵引强化区域板块间的合作和交流,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更扩大沿边、沿江和内陆开放,有力促进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在开放合作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贸易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有效促进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规模稳定。

在开放平台方面,中国开创性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合作平台,为中国与共建国家信息、资金、人员、技术交流增添了新渠道。

在开放通道方面,共建“一带一路”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按照“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总体框架,以铁路、港口、机场、管网等为依托,逐步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网络,拉近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的时空距离,优化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模式。

在开放环境方面,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对接各国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凝聚各国共识,构建起广泛的朋友圈,主动塑造和优化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共建“一带一路”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不仅促进了共建国家间商品和要素的高效便捷流通,而且促进了中国重点领域改革的深化。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共建“一带一路”在其中应有作为,也大有可为。要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思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绘制“工笔画”为主线,夯实发展根基、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就此,张哲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着力方向。

一是助推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共建“一带一路”要继续深化贸易畅通,在稳住量的同时把质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巩固拓展同周边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以贸易投资量的合理增长稳住开放型经济乃至宏观经济大盘,以贸易投资质量的稳步提升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牵引国内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助推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顺应和引领世界经济新变化、新趋势,一方面要加快国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同国际通行规则或先进标准的接轨,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对国际规则制定的影响力,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制度性公共产品,引导国际规则向平衡、合理方向发展。“一带一路”要更好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加强各国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领域的“软联通”,推动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促进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

三是助推区域开放布局优化调整。区域开放布局是对外开放的全局性和基础性问题,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结合部,是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牵引。共建“一带一路”要与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重大开放平台建设牵动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合理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引导各地依托比较优势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开放与发展水平提升,实现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

四是助推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完善。当今世界,尽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变,但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加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廉洁、绿色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积极发展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

十年再出发: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关键

共建“一带一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连接点,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能有效提升双循环质量和水平。“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重要平台和重要保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有效促进和提升中国对外互联互通水平,可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条件。”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认为,10年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利用好“一带一路”开放网络优势和物流大通道格局,立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走过10年的光辉历程,如今又一次站在了新征程起点上。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态势对中国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同时面临诸多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万喆表示,展望未来,面对当前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世界,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从夯实平台、惠及民生、重点区域、新发力点、风险防范五个方面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共同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要素运营配置的能力。

夯实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带动更多国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优质商品进口,提升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水平,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双向投资协同发展,加强内外联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建立延伸式、嵌入式等多种形式的分工合作模式,提升分工合作水平,完善产业链全球布局。

惠及民生。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情、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出发,处理好中国的利益与合作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共同推进符合共建国家发展水平的项目。突出重点标志性工程,以水、电、路、网等领域民生工程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获得感,更加聚焦农业、减贫、卫生、健康等领域,优先建设更多“小而美”项目,提升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抓重点区域。要抓住重点区域和国家,使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聚焦中国同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周边地区率先形成通畅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农产品在贸易、关税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继续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形成人口超过15亿的巨大区域市场,打造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聚焦新发力点。深入发展“丝路电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数字合作格局。建立稳定的共建“一带一路”医疗供应链,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发展。推动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加强风险防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政治、经济、债务、生态等方面的安全综合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化解共建“一带一路”风险。完善“一带一路”建设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和监测预警体系,及时预测预警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进一步优化国别环境、风险评估等公共信息产品,协同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有效维护海外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一带一路高质量金融支持体系加快构建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相比于大众舆论更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领域,资金融通往往隐藏在前面四个“通”之后,产品创新、产融结合、投贷联动、绿色低碳、普惠发展等多层次、多元化金融平台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也为其他四个“通”的推进发挥着支撑与保障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正在形成以“共同参与、提升效益、夯实服务、创新模式、防范风险”为特征的高质量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凝聚各国共识,动员更多金融机构加入,扩大金融供给规模,努力解决当前全球发展的融资难题并弥补原有国际金融体系的不足。十年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折射了中国对外金融拓展的初步探索,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积极、正向的国际影响力。然而,中国这条创新型的金融强国之路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并予以发扬。

金融自信。“一带一路”十年来的金融合作说明,无论从货币互换、投融资模式、绿色金融,抑或是金融科技,中国都在尝试国际合作的角色转换与升级,敢于担当将本国富有成效的经验与他国分享、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领衔者。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重走金融霸权的老路,相反,中国带给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是便捷的金融服务、创新的投融资平台、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普惠的投资合作项目、共赢的产出效果与持续的风险管控能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不断吸收西方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时刻警惕着西方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失败教训,持续结合市场配置资源高效性与政府整合资源有力性的双重特征,创新跨国金融合作模式,既造福于当地国家,也提升本国利益。未来,中国理应更有信心地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合作,完善国家之间、机构之间、企业之间的对话与协调机构,强化与各国发展规划的对接,挖掘第二个十年的投融资合作空间,优化国际金融商务秩序。

金融开放。长期以来,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疫情以来的全球困境,中国在金融开放上的风险意识一直很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金融合作说明,双向开放、资本项目开放、制度型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而言利大于弊。通过金融开放,中国金融行业积极作为,依托政府主导或市场牵引的投融资机制增设海外分支机构,参与第三方市场与其他国家金融机构合作,发挥促进要素资源的全球配置、便利跨境投资活动的作用,既强化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金融、经济政策协调,又支持了沿线国家的基建融资与产业创新,消除货币政策恶性竞争,构建了合作共赢的长期协调机制,还培养了一大批本国国际化金融人才,创新中国版的国际金融产品,加强与沿线金融离岸市场的合作,促进国内国外资金、资产、技术、信息等要素合理流动与双向循环,实现金融更有力支持实体“走出去”,在上海等地打造面向全球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推进金融开放新高地建设。未来,中国理应更加把握住节奏,持续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进程,既大胆又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夯实“一带一路”的价值链、产业链协作关系,为推进新一轮全球化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金融保障。“一带一路”十年来的金融合作说明,中国有能力协调各国金融政策,通过平等协商达成更深层次的共识,构建相互促进、务实合作的区域金融监管伙伴关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及化解机制。“一带一路”的金融保障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调动更多国际资本、私人资本的积极性,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支持体系,更强化了风险防控,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未来,中国理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府与金融机构的人才、资金、管理、风控、数据等方面的金融保障合作,探索建立国际联合信用担保模式,强化融资与经营风险的防控力度,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

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创新发展

在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看来,通过十年来的努力,“一带一路”实现了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结合,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五条基本经验: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总结经验,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实践;创新理论,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两个百年目标实现;拓展影响,创立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和全球文明构想。

陈甬军相信,通过努力,可以逐步实现“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如“一带一路”要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助推角色;加强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建设,提高互联互通建设的数字化水平;投融资平台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破解、化解“中国债务陷阱”谬论;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风险防控与处置;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等。

“一带一路”创新发展具有以下十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指引下,构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发展空间的创新发展;二是旨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创新发展;三是在巩固合作共赢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完善的惠民生和可持续的创新发展;四是在加强中国与各个参与国家合作联系的同时,更加重视建设“一带一路”参与国组成互联互通网状结构的创新发展;五是在保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投资和绿色发展比重的创新发展;六是在巩固特有国际合作内核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国际投资和国际合作惯例及规则相统一的创新发展;七是在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同时,更加注意加强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创新发展;八是在保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发展;九是在新的国际合作平台的提供中,更加能够促进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的创新发展;十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更加着力建设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和稳定发展之“锚”的创新发展。


链接:https://epa.comnews.cn/padphone/content/202308/22/content_9630.html

https://www.comnews.cn/content/2023-08/22/content_30348.html?share_token=af0bbbe7-aec9-43aa-a981-5a8d77fa0a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