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与此同时,呈现增长速度逐渐回落的趋势,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中国经济走势会如何?
首先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当前存在三个不确定性因素。
第一个不确定性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变趋势是新变种出现传播力强、毒性衰减,致死率显著降低。这种趋势如果明显,就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国出口的外需市场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二个不确定性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通胀高企背景下会采取被迫加速退出原来的刺激政策。退出节奏具有不确定性,美联储调整其QE政策和加息必然会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最后影响到中国宏观政策的选择。
第三个不确定性是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三个压力会与以上两个不确定性发生共振,同步放大或缩小。
因此,在2022年中国经济如何化解这三个压力,实现稳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有哪些?需要通过实现长远有定力与短期有谋略的结合来实现。
长远有定力,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不动摇。
首先,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可考虑加大人口流入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长远来看,还可以考虑实行城市化发展与人口增长相结合进行改革的思路,优化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尤其是在土地供应方面,城市的住宅、商业和公共建设用地的供给数量,可以考虑与人口出生率、户籍人口、就业、参加社保人数等指标紧密挂钩,努力实现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与人口出生率的“双增长”。
其次,要在“十四五”时期开始进行新一轮以创新为基础的企业固定资产更新。在“十四五”时期,开展创新型的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注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开展,以技术进步为基础、软硬件兼备,兼顾国内外经济环境,与“十四五”目标形成发展合力,可以创造极大的需求和长远的创新供给能力,保证中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通过实施这两个长远措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扎实,增长的动力结构也将更具有可持续性。
短期有谋略,就是要实施一批依托市场,既能拉动合理需求,又能增加有效供给的宽松刺激政策措施;同时,通过精准施策,改善宏观政策的微观基础和主体。
一是激活中小微企业活力。中小微企业是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激活中小微企业的活力,对稳定宏观经济,实现稳中求进至关重要。2022年要继续实施“六稳”“六保”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市场主体,包括保中小微企业。
二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可以提升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努力改变当前消费疲软的情况。
三是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通过深化改革,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仍然是实现稳增长的关键举措。
四重点形成双循环发展的枢纽和节点。从中国内部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都是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和主要节点,需要进一步推动发展。
五是进一步对外开放。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开始实施;中国也已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同时,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力引擎。
尽管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增长下行的压力,但只要通过有效的实现长远有定力短期有谋略相结合,就能够激发增长潜能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新的一年中国经济不会“走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6DH0BkCo8NhwVgM5oC1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