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批判:广州离国际商贸中心有多远
――基于政府政策目标与实际绩效偏离的深层思考
王先庆 教授
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
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主任
五、批判与创新:构建广州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理论体系
这么多年来,广州商贸流通业坐拥“千年商都”和“改革开放前沿”,却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风口”,那么,相比国内城市而言,为什么最应该高度重视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广州,反而长期不重视?为什么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定位一直摇摆不定、三心二意呢?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偏离战略目标?除了政绩考核、体制机制、决策偏好等因素外,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变成一种相对盲目的实践。
(一)重构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的理论体系
尽管“千年商都”到“国际商都”,再到“国际商贸中心”,广州商贸学术界和决策研究部门并不缺少人研究,甚至也有不少成果发表。但总体看来,这些成果大多停留对商贸流通业的个别现象和浅表性问题进行“快餐式”研究,急于解释或寻找答案,实际上这些研究不仅起点低、多重复、多罗列性表述,多是一些碎片式、散点式、随机式、应急性、任务性的研究,缺少体系和深度,而且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小农式”的个人研究,没有真正的团队支撑和经费支持,进而缺少专业性和持续性。
实际上,近十年来,关于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问题的研究,大家都研究过一些什么问题?有哪些研究基础?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研究?都有些什么样的研究计划?配置了哪些研究力量?几乎都处于盲目自发状态,根本没有一个沟通协调和交流机制,更无权威机构统筹或引导。因此,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一直到“理论缺位”的状态,不只是“滞后”,而是基本“空缺”。
表面上看,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决策研究部门,以及政府主管部门,都发表了不少研究报告或著作,但不可否认,这些成果大多经不起专业知识的检验。因为不少研究人员临时“跨界”进行商贸研究,对商贸流通业的基本常识都不太了解,尽管看上去做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却是建立在对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并不熟悉的基础上,对商业、贸易、流通、市场、商圈、业态、渠道、商流、物流、会展、批发、分销、零售、供应链、国际商贸中心等一系列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发展演变规律缺少专业性了解,对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因此,大量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决策建议,不仅无法科学引导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实践,而且会起到误导作用。
可以说,过去多年中,在应急性“快餐式”研究模式下,有少数“假专家”出了不少“歪主意”,比如,“广州要大力发展高端商业”之类,甚至将现代商贸流通业说成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最关键的是,这些研究者极少真正深入了解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实际情况,比如,各行业的重点业态如何构成?客流、商流、物流的规模与流向如何?有多少商圈?有多少专业市场?它们各自有什么特色?商贸产业链构成情况如何?商贸流通生存的实际状态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等,都没有来得进行调研,就“急匆匆”地出主意。
因此,即使是现在,我们对广州商贸流通业到底有哪些特色?国际商贸中心到底由哪些因素构成?它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它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由什么哪些因素支撑?有哪些评价标准?这些基础问题都没有系统研究。
为了真正推动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必须找回理论上的自信,要结合广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色,构建适应广州商贸流通业发育成长规律和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相匹配的理论体系。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拿起批判的武器,对各种缺少科学研究方法和逻辑支撑的现有成果进行系统地检讨和批判;二是研究“真问题”,当“真专家”,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拒绝浮躁、喧嚣和那些功利性太强的“快餐式”研究,本着科学负责的精神,在深入调研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谨慎地向政府部门提出决策建议,特别是,部分非专业研究人员尽量不要在缺少对商贸常识普及的情况下,直接越过自身学习的过程,而以专家身份提出各种对策,实际上耽误和干扰政府决策;三是尽管推动相关部门组建相对固定的专业性研究团队,凝聚专业资源,产学研结合,政府决策部门与研究机构协同,系统深入地展开相关课题的研究,以为持续的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二)尽快明晰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战略规划
只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才能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步骤,才能制定出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否则,效果很难保证。比如,在一个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里,却包含着如何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内容,那么,这个战略规划,肯定是违背常识的,其实施效果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制订科学有效的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首先必须走出一系列的认识误区,比如,以为“国际商贸中心就要发展高端商贸服务业”、还比如,以为国际商贸中心与国际会展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是一种并列的关系等。这些误区,如果没有解决,那么,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发展战略,肯定是不可能是科学合理的。
其次,广州在制订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还要真正明确商贸流通业在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因为,长期以为,商贸流通业作为事实上的支柱产业地位一直没有被充分重视和肯定。尽管国内很多城市提出“商贸旺市”战略以及将商贸流通业作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去定位,但广州却没有作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被选择和发展,进而在产业和投资政策上几乎被整体忽视。
再次,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规划的滞后。尽管广州被国家定位于国际商贸中心,而且广州也提出要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但广州的城市规划却缺少一直没有从战略高度上根据国际商贸中心的城市形态进行规划和布局。从城市规划角度而言,迄今为止,南沙自由贸易区和空港经济区外,广州还没有从规划角度在城区建设国际一流的商圈、物流园区、商贸景区等代表国际商贸中心形象的标志性商业区域。
最后,商贸流通业缺少整体规划和有力地推进,发展严重不均衡,规划忽视商业发展的特性和需求。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房地产商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商贸流通业却得到了巨大的牺牲和挤压。大型流通基础设施所要求的通透、顺畅、交通便捷等要求被迫让位于寸土寸金的各类楼盘的高容积率和房地产利益,甚至绿化带和马路都被挤得窄窄的。城市里新建的大型商业设施几乎听任房地产商在主导,对社区商业、新城区商业缺少有效的政策调控。
(三)深化研究与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定位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它都处于迷失状态,为了不再迷失,必须广泛深入地研究与之盯关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些包括以下各个方面。
(1)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优势到底有哪些?哪些已经得到了发挥?哪些还没有得到发挥?如何才能真正发挥这些优势?发挥了这些优势,会产生什么的效应?还有继续创造哪些“新优势”?
(2)广州本地商贸企业和商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到底如何?制约他们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他们对资本运作、市场拓展、企业扩张等有哪些要求?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做大做强?政府如何处理好“招商引资”和扶持本地企业的关系?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尽量把发展机会给本地商贸企业?如何推动本地商贸企业以并购等方式走向全国和世界?
(3)如何构建广州特色的商业体系?尤其是,如果重新重视和布局广州特色的大众商业体系?如街铺商业、城中村商业、河岸商业、机场商业、地铁商业、车站商业、展会商业、社区商业、“夜商业”、“老字号”等?中小商贸企业与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关系如何定位?如何布局和梳理现有的商业网点?如何发展新型的商业网点?
(4)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定位与其他发展定位是什么样的关系?广州如何真正构建一个以国际商贸中心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发展体系?
(5)与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以及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其他城市相比,广州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差距?还有多少距离?如何评价这种差距?更主要的是,如何超过这些城市?可能性有多大?有哪些途径和方式达到目标?至少,广州在未来十年至十五年内,应该确立赶超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战略目标。
(6)广州如何处理与周边其他城市的商贸流通关系?如何分工整合和错位发展?如何将自己的渠道中心延伸和辐射到这些城市?并与他们共存共荣?如何以国际商贸中心的“高姿势”带动其他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
(7)如何构建与世界一流的国际商贸中心相匹配的商业生态环境?如何推动商贸流通业内部的批发、零售、物流、会展、餐饮等行业的业态创新与发展?如何推动这些行业与文化、旅游、酒店、体育、养老、医疗、教育、地产等各种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8)如何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重构新型的实体商业体系?如何发展体验型商业?如何推动线上线下商业的融合?如何真正推动平台型与特色专业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如何借助互联网渠道,促进广州跨境电子商务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9)如何真正发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优势,沿着“一带一路”进行全球商业布局,推进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如何促进广州商贸流通业与沿线各国的合作?
(10)如何推动广州市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视和关注?政府各部门,如商务、公安、消防、海关、商检、工商、税务、农业、教育、宣传等各部门,如何关心爱护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形象?如何为繁荣广州的商贸流通业做出各自的贡献?等等。
总之,由于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基础十分薄弱,因此,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只要将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加入深入研究,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道路才能相对比较顺利,实现目标的机会才会更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