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新时期广东快递服务制造业的基本策略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4-06   浏览次数:175

   不同时期的制造业对快递物流需求的不同。广东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物流需求的变化趋势,尤其是重点的产业门类对快递业的需求变化及分工分业的趋势,有哪些现实的、潜在的、可培育的快递业需求?从而明确和了解快递业为制造业服务的对象。

    在现阶段,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和工业化后期,快递业如何深度服务制造业是一个具有“以点带面”的创新工程。如何通过推进广东快递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切入到产业链、供应链、信息链、资金链、价值链再造,并借以提升整体的服务能力和价值水平,拓展快递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和价值水平,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开拓性工作。

    1、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协同发展

    快递业与制造业联动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关注。为深入推进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广东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经信委下发了《关于推进快递服务制造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工作机制、发展模式、推进内容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实施意见》明确,各级经信、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统筹指导和政策协调,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契机,按照制造业改造提升和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协作深入、标准对接的发展新模式,形成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拓展创新发展空间,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当前,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企业降本增效、优化结构、促进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和转型,而且有利于快递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增加盈利能力,加快其向综合物流运营商转型。虽说,近年来快递业和制造业在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已经开展了一些业务合作。但是整体来看,两者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服务内涵有待深化,合作层面有待提高。

    两者联动水平相低较低,一方面是快递业服务能力的问题,无法赢得制造业订单,另一方面,也有制造业的发展理念落后,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此外,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思路不清晰、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衔接不顺畅,也使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浅尝辄止。

    2、大力提升快递服务水平,为制造业创造更多价值

    快递企业要想长久持续的发展,就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创造出良好的口碑,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因此,快递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通过提高企业整体的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全心全意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形成品牌效益,拓宽市场渠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

    一方面,自身要降低快递成本。由于快递企业的物流效率较低,使得物流成本普遍偏高,这就引发了制造企业对物流外包业务的排斥感与不信任。可以说,成本高昂问题是阻碍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之一。对此,快递企业应当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以提高物流效率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快递费用,从而达到节省物流成本的目的,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使快递业深度切入制造业供应链,加强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人才建设,提升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创新运营模式,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制造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加对制造企业的吸引力,从而推动制造企业与其在更深层次,更广阔领域展开合作。

    3、大力提升广东快递业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快递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还是快递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快递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使得行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当前的我国快递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快递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程度总体水平偏低,难以充分满足制造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快递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两大产业信息共享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使两大产业在深化合作中更好地协同发展。

    4、打破行业壁垒,创新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快递业与制造业之间未能形成协同发展的现代创新理念,存在着体制壁垒与衔接不畅的问题。然而,要想发展成熟的联动模式,就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充分改进和完善政策环境,不断地进行共赢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鼓励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模式创新

    广东快递服务制造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前列,并开拓创新了“入厂物流”、“仓储+配送”一体化、“订单末端”、“区域性供应链”、“嵌入式电子商务”等发展模式。在新时期,要在完善和创新这些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快递企业为制造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及开展末端投递增值服务,鼓励快递企业进驻制造业集聚区、与制造企业加强信息对接,鼓励传统制造业发展网络营销。通过细化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切实提升快递企业服务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王先庆,教授,商务部经贸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华南商业智库理事长,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