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广州批发业发展需解决现存问题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1-04   浏览次数:778

    一  广州批发业发展历程

    (一)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前是是广州批发史的第一阶段,由于新中国的流通理论和商业体制基本上是以《苏维埃贸易经济》一书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 因此,流通无用论成为了当时的理论主流,从而造成当时广州市的批发业中传统的国营三级站的批发组织结构体系占绝对支配地位,基本上没有批发市场这种市场形态。

    (二) 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

    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末是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术界思想得到解放,在流通领域也有了很多理论创新,流通从属论逐渐称为主流。广州的批发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十分迅速。广东专业批发市场起步于80年代初,并在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专业市场较好地适应了当时居民的消费水平,解决了一大批乡镇企业产品销售难问题,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1983年,广州市出现了8个小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985年,广州出现了20个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 在这一阶段,广州市的批发市场借助市场上消费品和工业品季度短缺的宏观形式迅速发展壮大。广州市目前几个大型批发市场的雏形形成于这一时期,如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的前身:西湖路灯光夜市以及康乐街批发市场等。

    (三) 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市场经济目标模式,流通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在这一时期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观点为流通先导论。理论指导实践。广州市批发市场发展明显加快,成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日益重要的生力军,并有不少大型批发市场辐射到国内外广大地区。专业批发市场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壮大成为了批发业的主流,并形成了一批工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由于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集散辐射功能,对广州的商贸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 2001年至今

    新世纪随着我国流通业的迅速发展,流通基础产业论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广州市的批发业也进入一个震荡调整期,在这个时期不断有老市场被激烈的竞争淘汰,但也有新的批发市场不断涌现。200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12)》其中专题三专门对广州市的大中型批发市场进行了发展规划。2006年商务部启动“双百市场工程”,广州市政府也根据上级通知对广州市的批发市场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升级,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批发市场,升级了大部分的农贸市场。

    二  广州批发业发展现状

    (一)数量及分布

    广州批发市场发展迅速,从2000年到现在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见表3),到2006年为止,全市共有交易市场1115个。其中,消费品市场数量的年平均增幅接近10%;综合市场数量有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综合市场相对专业市场来说定位不明确,竞争力不够导致数量下降;作为批发市场主力的专业批发市场取得了飞速发展,其在地域上的分布图见图1 。与2002年相比,内圈层批发市场数量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中圈层比重保持不变,而外圈层比重则有所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市政府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广州市的批发市场进行了整合、改造与升级所造成的。

    (二)交易额

    广州市批发市场的交易额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超过10%,特别是2000以来,交易额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5%。

    全市商品交易市场1115个,全年成交额达1452.14亿元,增长47.7%。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16个,成交额达1295.39亿元,占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89.2%,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的市场有2个,分别是中大布匹批发市场和江南果蔬批发市场。

    广州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不但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广州在华南地区乃至中国商贸流通业中心的地位。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了广州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广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广州中心城市的功能。

   (三)批发网点数和就业人数

    “十五”期间,广州市批发业就业人数波动较大,具体数值及比率见图3-5。其中,2003年受非典影响全市批发业受影响较大,因此就业人数与批发网点数都是近6年来的最低。2005年广州市批发业就业人数共有约29万人,批发业网点有72746个,平均每个网点约4人,平均每个网点交易额135.1万元,平均每人创造年交易额33.9万元。2001年平均每个网点约7.5人,平均每个网点交易额152.3万元,平均每人创造交易额20.2万元。2005年虽然网点数、就业数都创了历史新高,人均年交易额上涨了约67.8%,但每个网点的营业额却下降了11.3%。虽然目前批发业由于应用了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每个网点的就业人数下降了以及人均年交易额上升了,但下降的网点年均交易额却说明批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了。相比较2004年的统计数字,2005年人均年交易额上涨了11.9%而网点年均交易额上涨了15.6%,说明2005年的行业情况要比2004年好。

    三  广州批发业存在的问题

    (一) 市场布局不合理

    从空间布局上看,广州市批发市场的空间布局可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内圈层主要包括越秀区、荔湾区和天河区;中圈层主要包括海珠区、白云区和黄埔区;外圈层主要包括花都区、增城市、番禺区等。图1中表明,目前广州市有超过一半的市场集中在内层圈,即老市区;而只有6%位于外层圈;40%位于中层圈。从地理分布上看,这种分布很不合理。大量的批发市场聚集在这一区域,不但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大量的市区土地被浪费。老市区由于历史原因交通拥挤、用地紧张、从而物流与商流矛盾突出,这严重的影响了批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例如2006年3月,天河区石牌街出台实施《出租屋不得设立仓库的规定》,一纸禁令使石牌街电脑城商户叫苦不迭。这使得本来就为商品仓储头疼的商户们更加郁闷。这种市场是老市区批发市场物流商流不配套的典型案例。

    (二) 市场建设水平较低

     许多批发市场的选址与开发建设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乱搭乱建、违规建设等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的建设水平体现在市场的功能之上。只有刚刚过半数的批发市场能具备代办年检的服务功能,提供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功能,提供设有银行网点的金融结算功能,具备经常进行一些包括路牌广告在内的促销功能。而在一些重要功能方面,如物流配送功能、加工包装功能、商品检测功能、展示功能、其它服务功能等方面却相对缺乏,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投诉理赔、行业发展动态及需求预测分析的信息提供方面显得十分不足。市场建设水平较低还反映在市场信息化程度上,大部分批发市场没有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信息网络,还未广泛采取电子信息管理手段和电子交易方式。交易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现货对面交易为主,只有很少的批发市场有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

    这些重要功能的缺失表明广州批发市场的总体建设水品不高。

   (三) 市场管理不健全

    广州市政府虽然在宏观的政策引导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都集中在如何扶持重点龙头批发市场和硬件建设上,忽视了对市场内部管理等软件的提升,从而使对整个行业的引导与管理显得事倍功半。

    例如,由于市场中的商户以个体商户为主,难免鱼龙混杂,有不少的假冒伪劣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并出现骗买骗卖,短斤少两,货不对版,欺行霸市等不良现象,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影响了市场的声誉。总之,大部分广州批发市场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批发市场在经营理念、人才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四) 市场开发者投资理念问题

    在批发市场的建设上,开发商普遍重视市场载体建设,忽略市场主体的培育;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重短期回报,轻长期市场经营。有些投资开发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廉价土地资源兴建批发市场,不是将其市场经营作为主要方向,而是将其作为房地产的一个开发项目,只重短期回报,不重长期市场经营。由于政府在批发市场规划项目上忽略了对投资商的考察,对投资商经营行为缺乏约束,使得一些投机商有机可乘,借助政府前期的大力宣传和造势,纷纷将开发出来的批发市场高价出售给入场商户,迅速收回投资,而将批发市场以后的品牌推广和市场开发责任推给政府和入场商户,使政府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也导致一些“有场无市”的空壳市场出现。据经贸委提供的数据,广州有近千家批发市场。“以批发为主的”有400-600家。目前,空壳市场大概有15%-25%。“所谓空壳,它不是完全空壳,因为广州市的地很紧张,许多市场内的摊位可能转去做零售、士多、仓库等,并非市场完全空置在那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投资商投资理念出现了问题。

    四  广州批发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市场交易额屡创新高,批发市场的繁荣将带给广州市的批发市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 批发市场规模化、园区化、高级化

    批发业的全面开放,外资的进入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型的、低水平的、分散的批发市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阶段流通业的发展需要了。再加上市场需求的拉动以及市政府的大力引导,市政府将会继续对现有的批发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升级,继续改造和建设现有的12个市场园区以及11个大型市场群,提升市场功能,注重品牌效应,加强规范管理,大大改变传统批发市场的面貌,使广州的批发市场向着规模化、园区化、高级化发展已适应将来的竞争。

    (二) 批发市场专业化、特色化

    专业市场将是广州市批发市场未来的主要市场形态。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竞争力较强,发展迅速,批发市场专业化、特色化突出,将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专业化、特色化的基础上做强做大,将涌现一批对行业产品价格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形成“广州价格”。

    (三) 批发市场展贸化

    广交会的成功为广州乃至全国的批发市场指引了一条发展道路。在中低层的批发市场向高级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广州的批发市场应借鉴广交会的成功经验,向展览贸易型转变。这样既解决了厂商及零售商对批发市场的侵蚀,又使批发市场旧貌换新颜。目前广州的各大批发市场都热衷于举办一年一届或者几年一届的各类展示会、展览会、博览会等,都表明展贸型批发市场将是未来交易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四) 整体布局外移

    由于中心城区地价的不断上升和批发市场对停车、仓储设施要求高的限制,原市中心区域的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将会很困难,这使得大中型批发市场必须由传统的城市中心区转向接近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城市边缘地区、车站、码头和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使市场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

    (五) 交易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交易方式的变革将是批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类型、各层次商品批发市场可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批发市场电子商务,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

    (六) 批零一体化

    批零一体化在国外已形成了一种趋势。代理、配送、连锁,超市、大卖场、精品店等都是西方国家几十年来摸索的行之有效的商品流通方式。其规范、便捷、低成本的特点决定了这些业态已成为商品流通的主流模式,作为传统业态的批发市场应当摸索与新型业态相结合的方式,使批发市场保持活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七) 与物流业进行整合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相适应的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业态和运作方式。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批发市场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与现代物流进行有效整合。大力发展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增强市场交易功能和辐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