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课题组先后对华东、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商品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对中国商品市场做一个全面了解,尝试进行商品市场竞争力的理论阐述,提出一个商品市场竞争力模型。我们认为:商品市场的竞争力是一个商品市场的可持续经营、竞争者无法模仿的能力,它既包括硬件―――市场设施、布局环境,又包括软件―――管理水平、服务意识等。我们提出的商品市场竞争力模型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市场的吸引力,即市场的准入状况与市场的美誉度。具体包括:市场准入状况如何,摊位租金变化和经营户的变化,市场的名声、诚信程度如何,以及当地政府对市场是否扶持等因素。第二个层面是指市场的管理力,即市场管理制度的透明度,市场服务意识与开发营销能力,市场管理费用及其比例,物流配送能力与信息化服务水平,与政府和中介的协同能力,市场的硬件设施,经营户的经营模式与创新能力等。第三个层面是市场的影响力,即市场的聚合力,主要商户经营状况,商户的满意度和未来信心,相关产业的集聚状况,商品本身的影响力,市场的引导力与辐射力等因素。我们研究的一个结论是:商品市场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市场创办者之间争夺经营户而经营户之间争夺客户,其实,商品市场之间的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地方经济与地方经济之间的竞争。 之后的两年多时间中,我们课题组一直在关注中国商品市场的发展与变化,经过精心准备与设计,我们再次推出关于中国商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这次定位为《中国商品市场发展蓝皮书》。 一 课题组的构成 课题组的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的科研人员为主,具体包括的核心研究人员有: 李 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流通室博士 林 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 赵京桥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中心主任 刘 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信用中心主任 甄宇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彭 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流通室博士 孟 晔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研究室博士 孙开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流通室 张 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流通室 王红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苏会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李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李 抒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 为了深入研究各地的商品市场,我们课题组探索开展了横向研究,与各地高校研究商品市场的教授建立了联系,课题组的协作研究人员包括: 第一类是来自研究机构与高校的研究人员: 洪 涛 北京工商大学经贸系主任、教授、博士 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周国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 陆立军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邱 毅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张春法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徐印州、王先庆、韦慧娟、张新华、彭雷清、熊颖、张正阳、高汴娜、卢东贵 广东商学院 孟华兴 河北经贸大学教授 梁 佳 河北商经学会副秘书长 卢 燕 河北经贸大学 周殿昆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黄雅虹 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 弓志刚 山西财经大学 焦有梅 山西财经大学 杨光焰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第二类是来自行业协会的研究人员: 吕振华 浙江市场协会秘书长 许丽萍 浙江市场协会副秘书长 鲁瑞清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 李经谋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粮食批发市场分会理事长 罗 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姚 芮 新疆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夏令敏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冯国平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第三类来自各地商务主管部门: 张新生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秦文武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主任 王济光 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彭和良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处长 唐 华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 张金泉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 许继武 沈阳市商务局局长 王洪平 山东省经贸委处长 张道洲 江苏省经贸委处长 刘会春 天津市商委副主任 谭成海 北京市商务局 屠怀明 常州市经贸委副主任 张罗春 常州市经贸委处长 第四类是来自相关商品市场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我们在市场经验交流部分展示了各个市场管理者的思考。 最后,课题组邀请了国内研究商品市场的专家和学者,包括业界的管理者, 对目前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汇集在本蓝皮书的专题研究部分。 二 关于商品市场在中国的前景看法 课题组在调研中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无论是市场创办者,还是市场参与者,都不同程度地对商品市场的前景存在着迷惘的认识。 有些学者和政府官员认为,批发市场是一种传统甚至是落后的交易方式,必然要被淘汰。 第二,市场升级换代以及市场进一步扩张,日益受到当地土地、规划的约束与限制。目前,许多地区正在进行“十一五” 的规划,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地方的发展规划没有考虑商品市场的发展规划,河北某地甚至出现了商品市场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打架”的现象。 第三,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存在“五龙治水” (工商、税务、消防、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多头管理的现象。但是,当市场发展遇到实际问题时,这些职能部门却无能为力,甚至相互推诿。 第四,有关政策制定部门缺乏对商品市场实际情况的把握,尤其是理论研究滞后于商品市场实践的发展。主流经济学对中国的商品市场缺乏深入的研究,而流通业内的学者近年来较多地关注零售业的研究,对商品市场实际情况了解不够,现有的学术成果多数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 第五,商品市场各种营利性的排行、挂牌、会议,严重地干扰了商品市场的正常业务工作。许多机构组织名目繁多的评比,既不调研,也不科学论证,只管收费卖牌,这不仅损害了这些机构的名誉,而且,给正常的科学研究带来了许多误解。 我们认为,商品市场在中国大有可为: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商品市场的重要地位。商品市场,作为一种生产者与经销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它在我国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意义。这是因为:①广大的中小企业无力自建销售渠道,因此,需要商品市场这种交易方式,沟通生产者、中间商与消费者,建立产品的销售通道;②商品市场具有聚集的功能,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即使某些大企业也需要这种交易方式,低成本快速扩散自己的产品;③商品市场吸纳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下岗人员,对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④广大的消费者对物美价廉产品的需求,也需要商品市场这种交易方式的存在,通过集中对比,满足自己挑选的要求;⑤商品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带来大量的地税与国税收入,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业、餐饮业、酒店业、金融业、通信业等服务业发展。 第二,国家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对商品市场发展的规划,而不能把工作的重点仅仅放在收费上面。地区的发展规划一定要与商品市场的发展规划相配套,比如,义乌市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很好地考虑到义乌小商品城的发展需要,切实可行地制订市场升级的配套体系,真正尽到了政府为市场发展保驾护航的责任。 第三,理顺管理职能,从重视对商品市场的监管逐步过渡到监管与服务并重。中国的商品市场已经走过了粗放经营的阶段,开始进入集约化和规范化经营的阶段,商品市场迫切需要科学管理来升级换代,特别是面对新型零售业态(比如大卖场)与网络交易的双重冲击,如何帮助商品市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发挥聚集效益,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交易功能之外的产品展示、信息交流等功能,成为市场监管者的首要任务。 第四,鼓励政府决策人员与科研人员深入调研。尽管现在有各种信息渠道,但是,作为科研人员,特别是政府决策人员仍然应当重视第一手数据的收集。要深入商品市场的实地考察,掌握最新的动态,有的放矢。否则,凭借记忆中的印象来对商品市场做出战略决策,势必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贻误时机。比如,商品市场中的经营户批发与零售兼营,使得批发与零售界限日益模糊。本来,批发与零售是流通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贸易统计的核心分组指标,也是进行流通产业组织研究的关键领域。目前,由于大多数流通企业均实行批发零售混合经营,使统计上划分批发和零售的难度越来越大,也使流通产业的研究面临如何对批发与零售分类的问题,故亟需从制度设计上进行调整和完善。从整个社会来看,大零售企业也兼有批发的功能,客观上对商品市场的生存空间带来一定的挤压;多种零售业态的发展,网络交易中B2B和B2C的增多,都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未来带来一定影响。 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座谈、问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多种途径,对全国的重点市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研究认为: 第一,文明市场的标准是: ①市场信誉好,市场秩序好; ②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处于领先水平; ③市场硬件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市场管理、服务、效益等方面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④市场组织化程度高,公司化、法人化经营户占较高比例; ⑤经营户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行为规范。 第二,品牌市场的标准是: ①市场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声誉; ②市场重视品牌商户的培育与提升; ③市场经营户注重品牌商品的挖掘与拓展; ④市场内上市商品商标化、品牌化程度高; ⑤市场硬件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第三,创新市场的标准是: ①在市场交易方式方面,注重运用合同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 ②在市场功能拓展方面,注重构建商品市场的产业链,在技术研发、生产加 工、信息服务、会展宣传、物流配送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③在市场组织化方面,市场管理者关注通过对外投资、连锁经营、输出管理 等方式扩大市场的辐射力; ④市场主办者关注市场治理结构的完善,注重通过资本市场筹资融资; ⑤经营户注重公司化改造。 第四,新星市场的标准是: ①与国内同类市场相比,近年增长幅度较大; ②有较强的产业依托; ③市场硬件设施先进; ④市场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⑤市场专业特色鲜明。 第五,市场强市/县的标准是: ①政府高度重视市场培育建设,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②市场繁荣兴旺,成交额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名列前茅; ③主要市场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④地区特色明显,有较强的产业支撑。 第六,市场杰出人物的标准是: ①市场规模和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②市场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③本人具有较好声誉、较高知名度; ④本人具有先进的市场经营管理理念,有丰富的市场管理经验。 第七,浙商对外投资市场风云人物的标准是: ①对外投资建设市场5亿元以上; ②市场具有较好的经营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③本人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 ④市场对当地产业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结果对全国300多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商品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从研究与发展的角度,我们认为: 第一类,中国十强文明市场为: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广东西樵轻纺城 海宁中国皮革城 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 广东虎门富民时装城 石家庄新华集贸中心市场 成都荷花池商品批发市场 沈阳五爱市场 临沂批发城 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 第二类,中国十强品牌市场为: 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 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 杭州四季青服装城 石家庄南三条市场 绍兴中国轻纺城 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 萧山商业城 新疆华凌市场 第三类,中国十强创新市场为: 绍兴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宁波华东物资城 江苏凌家塘市场 武汉汉正街 南昌市洪城大市场 浙江松门水产交易市场 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 福建石狮服装城 嘉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 第四类,中国十强新星市场为: 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 义乌装饰城 河南中国元通纺织城 北京中科贸电子城 河北太和电子城 无锡新世界 浙江石狮商贸城 海城市西柳服装市场 杭州东方家私市场 重庆绿云石都建材交易市场 第五类,中国十大市场强市/县为: 义乌 永康 佛山 寿光 绍兴 临沂 海宁 桐乡 常州 吴江 第六类,中国十大市场杰出人物为(以姓氏笔画排序): 朱财宝 李 飞 李经谋 苏 晖 金位海 祝浩泉 赵尔烈 翁南道 鲁瑞清 潘云来 第七类,中国十大浙商对外投资市场风云人物为(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加明 叶吕顺 朱志平 吴振武 张忠明 范德永 金一鸣 夏灵勇 舒策城 谢佰荣 在向上述市场与市场管理者做出肯定的时候,我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全国品牌市场仍然存在,全国市场的杰出人物还有很多,限于我们的能力,无法在此一一展示。我们希望,在未来的调研与研究中,把更多的杰出商品市场的经验奉献给大家,让商品市场这个艳丽的奇葩在中国大地处处添彩! 三 关于网上交易商品市场面临的问题 课题组从浙江省专业市场面临的网上交易问题出发,分析了期货交易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状况,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商品市场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拓展交易,再造商品市场业务流程,应对阿里巴巴等B2B经营模式的挑战。 图1 市场的划分―――按照技术手段 第一,要根据商品市场的技术手段与交易方式来进行区分(见图1)。 第二,要区分远期交易与变相期货交易。 按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任何机构或者市场,未经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采用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同时采用以下交易机制或者具备以下交易机制特征之一的,为变相期货交易: (1)为参与集中交易的所有买方和卖方提供履约担保; (2)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和保证金制度,同时保证金收取比例低于合约(或者合同)标的额20%。 本条例施行前采用前款规定的交易机制或者具备前款规定的交易机制特征之一的机构或者市场,应当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 而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规定:交易方采用格式合同的,制定合同的一方应遵守法律、法规关于格式合同的规定,并注意适应网络特点;相对方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谨慎操作。 中远期交易在本质上也属于现货交易,是现货交易在时间上的延伸。交易的直接对象也不是标准化的合约,最终目的不是投资,而是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期货交易是指交易的双方在期货交易所集中买卖标准化的合约的行为。该合约对商品质量、规格、交货的时间、地点等做出统一规定。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 原则竞价买卖,每日结算盈亏,实行逐日盯日制度。同时,合约到期前可以对冲平仓,进行实物交割的极少。期货交易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回避价格风险或获利,而不是为了到期获得实物①。 从期货市场形成发展的路径来看,期货市场是从现货市场不断地演变而成的,从标准化合约的出现,到结算制度、卖空的机制的形成,逐步建立起期货交易特征性的交易机制。中远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者都是买卖交易,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交易合约的标准化程度②。目前中国法律中还没有区分中远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具体标准。 第三,促进网上交易与规避变相期货的关系。 2007年3月6日,商务部发布《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实,商务部于2005年6月启动《指导意见》的起草制订工作,并分别于2005年底、2006年3月和2006年9月征求了7个政府部门、60家企事业单位、40位专家学者的意见,2006年5月24日至6月20日,商务部在政府网站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上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300余条,在《指导意见》制订过程中都予以充分考虑。2006年12月,商务部召开专家论证会,论证通过了《指导意见》的框架结构与条文内容。详细讨论参见研究报告1。 此外,基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GB/T18769-2003),大宗商品市场建立的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模式,客户群为专业性现货贸易商,职能主要是实现商品的集散、配送、链接加工等,同时采用了保证金、资金清算等期货交易制度活跃交易。这一标准并没有对网上交易与期货交易进行实质上的区分,为变相期货交易埋下隐患。变相期货交易诱发大宗商品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导致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价格传递信号的作用紊乱,给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带来不利影响。2007年4月开始实施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对“变相期货交易”做出明确的界定。此规定的出台为规范电子交易市场、打击变相期货交易提供了可行的法律依据,有助于降低价格波动、过度投机等造成的市场风险。目前,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按合约自身规定及仓单质押、银行参与的资金三方监管等协议,市场提供合约集中撮合交易服务并不明确构成“为参与集中交易的所有买方和卖方提供履约担保”,同时将保证金收取比例调至合约(或者合同)标的额20%之上就可以使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摘掉变相期货的帽子①。 第四,商品市场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 在研究中国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商品市场问题时,不能企望一次再造或者一个软件能够完全解决中国商品市场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再造中国商品市场涉及一个企业的资产状况、公司治理结构、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内部组织、管理水平、营销战略、考核体系以至于整个经济体制和运行监管体制。这些制约因素作为变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求解方程,某个变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方程的结果。因此,构建中国商品市场的竞争力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四 关于促进产业聚集、更好地发挥 商品市场作用的建议 (一) 必须正确发挥政府在产业聚集与商品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产业分布、商品市场的规划、兴建与升级换代等都起到重要的指导、协调与支持的作用。为什么政府在我国创办产业区和商品市场过程中如此重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建立产业区和商品市场涉及用地、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出面协调,统一筹划。当然,政府的统一规划也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在20世纪初,奥利弗• W�霍尔姆斯(OliverWendellHolmes)提出:执法者和法院已经成为公认的复杂社会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只谨慎的手①。当然,在防止“市场失效”的同时,也必须对“政府失效”有所警觉。A•O•克鲁格在《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失效”》② 一文中指出: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政府在提供“社会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然而经济学家的绝大多数分析集中在政府的第二种作用,即补偿“市场失效”。通常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这方面的活动特别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仅在发展程度而且在形式上区别于工业发达国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政府应该对投资分配起主导作用,控制经济的“制高点”,此外还要进行干预,以便补偿市场失效③。一旦政府决策失误,损失巨大而且难以弥补。我们必须汲取这方面的教训,倡导政府引导、企业决策,尽可能地依靠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的自主作用,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与商品市场,急于求成,只能自食其果。
(二)必须正确认识商品市场的重要地位 商品市场,作为一种生产者与经销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它在我国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意义。那种认为“批发市场是一种传统甚至是落后的交易方式” 的看法是一种偏颇的看法,它简单地照搬西方的理论,而没有关注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共同推动着中国商品市场的发展。 (三)必须做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无论是产业聚集还是商品市场,能否最大化地发挥它们的优势,取决于能否做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产业聚集而言,必须重视产业的研发能力的培育、科研人员生活服务水平(比如科研人员的户籍管理与家属问题等)、物流设施与费用水平(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水平)、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比如广告商的水平、会展机构的服务) 等。对于商品市场而言,要理顺管理职能,从重视对商品市场的监管逐步过渡到监管与服务并重。 五 关于商品市场的连锁化问题 商品市场为了扩大自己的辐射,开始探索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
(一)三种连锁方式全方位的比较 商品市场要考虑采取哪种连锁方式?在考虑商品市场采取哪种连锁方式的时候一定要从商品市场自身的特点出发。如果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渠道扩张对商品市场很重要,那么直营连锁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但拥有独特的商品或知名的名牌或者先进的经营模式,则可以采用特许连锁来实现市场扩张。当然,三种连锁方式并不具备排他性,一个商品市场可以用直营连锁来建立自己的示范商品市场或者旗舰商品市场,然后再通过特许来发展加盟商品市场。也可以用直营连锁来发展商品市场,然后加入自由连锁组织,这些都要根据各自企业的经营需要来具体确定。 (二)商品市场推进连锁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牢固把握连锁经营的核心要旨 商品市场连锁的本质何在?连锁并不是一种零售业态,而是一种经营方式。从原理上讲,任何一种零售业态都可以采取连锁的经营方式,比如王府井倡导的百货店连锁,华联超市的连锁,快客便利店的连锁,如今经营困难重重的铜锣湾购物中心连锁,等等。而今,我们探讨商品市场的连锁,实际上是探讨批发企业如何推进连锁经营方式。万变不离其宗,商品市场开展连锁的本质在于:统一。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外观设计。当然,商品市场的连锁经营无法与零售业的连锁经营相比,可以做到全面的统一配送,因为商品市场的连锁经营涉及内部不同的商户构成,因此,商品市场连锁经营相对而言更为复杂。 2、注重借鉴资本杠杆 首先,正确认识并购,理解并购与绿地投资的取舍有其合理性。 其次,对商品市场的行政性重组一定要切记:一只小鸡加一只小鸡不等于一只雄鹰。政府做“媒婆”撮合商品市场重组,未必能够造成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航空母舰”。 (1)并购之前,必须充分研究彼此的并购动机以及并购的战略意义。这种研究绝对不是仅仅为了应付媒体采访。“大就是好,更大为更好,最大则最好”已不再是真理,过去不曾是真理,将来也肯定不会是真理。泰坦尼克式的企业一旦面临经营危机,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然而,就是这种“非真理” 的大商品市场却频繁出现。人们不禁要问:合并的大商品市场是否具有经营效率?是否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这种合并是一种短期应景之作,还是长期战略考虑?因此有必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下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话题―――如何看待并购? (2)客观评价并购双方的企业价值,突出并购之后的竞争优势。世界著名的麦卡锡咨询公司在1986年对1972~1983年之间涉及的200家最大的公营公司的并购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以股东财产的增值为评价标准,获得成功的仅为23%,不相关经营领域企业的并购成功率只有8%。其结论是并购会降低效率,并购也并不能真正地鼓励创新。这也许超出许多人的认识,的确,我们在观察分析最近世界上大型并购的企业时,总是发现并购的出发点和归宿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加快了商品市场建设,鼓励同类市场甚至不同类型的商品市场进行并购重组,希望打造国内“巨无霸”式的商品市场。在我们调研中发现,某些地方政府十分热衷于“最大”的概念,这种做法值得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 (3)本次并购的完成绝对不是商品市场的终极行为,而是商品市场下次并购的开始。这样说似乎有些类似哲学上的循环反复,以至于在更高层次上螺旋式上升。哈佛商学院的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对1950~1980年并购的33家大企业进行广泛研究,发现这些大企业后来总共卖掉购进企业的53%,而在不相关经营领域的企业有74%被卖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企业在购买企业时总是宣称并购行为使企业更具安全性,事实证明,对并购的迷恋并没有在以后的经营中显现出效率,所以,最好的出路是再把它卖出。同样,我们对进行并购的商品市场也要提出警示:每一次的并购成功,并不意味着商品市场可以高枕无忧,恰恰可能会引起竞争对手更大资本的进入,掀起新一轮的并购。 (4)并购要考虑双方的商品市场文化的融合。资产和股份的合并,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办公桌也可以从东边移到西边,甚至可以换一个更大的老板桌。然而,坐在老板桌后面的老板的管理风格、经营理念、修养素质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人们都说,德国奔驰和美国的克莱斯勒的合并是天工之作,而时至今日,两个公司由于存在企业文化的鸿沟无法共同发展,以至于连累了过去业绩较好的奔驰公司。龙虾固然高档,但是未必配稀饭合口,萝卜咸菜恰到好处! 3、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我国目前零售企业在零售技术(包括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现场布局与商品陈列技术、品类管理技术与防损技术等)和管理经验(包括组织机构、连锁经营、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决策方式、人员培训与考核体系等) 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可以说,中国的零售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与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的投资发展息息相关。而这些零售信息技术也应当逐步推广到商品市场的信息系统管理之中,以强化总部与分市场之间的联系,增进市场管理者与经营户之间的联系,加强与终端消费者的联系,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扩大市场的影响力。 4、关注商业地产的价值 商品市场推进连锁经营,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在于锁定商业地产。我们认为,商业地产的稀缺性值得商榷。任何地产都存在着交易的可能性,并非中资企业占有了“地利”的商业地产,就可以打造出百年“长青基业”。圈到有升值潜力的商业地产,只是构造有竞争力商业企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商业地产优势未必能够自然转变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商品市场通过连锁经营开展圈地运动,一方面,通过商品市场的商业地产来获取低租收益和市场规律所带来的溢价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居民住宅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且后者的回报更快。就目前调研的市场来看,尤其是近年开发的大商品市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置换土地空间、获取级差地租、商业地产与住房地产双赢的现象。 5、商品市场要稳定发展,必须做好自身的内部管理 商品市场要引入连锁经营的方式,必须稳扎稳打,立足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所谓市场管理力,即市场管理制度的透明度,市场服务意识与开发营销能力,市场管理费用及其比例,物流配送能力与信息化服务水平,与政府和中介的协同能力,市场的硬件设施,经营户的经营模式与创新能力等。 六 商品市场如何应对零售巨头的挑战 一方面,商品市场加快对传统市场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商品市场在与零售巨头竞争中不断兼收并蓄,调整自己。比如,商品市场的百货店化装潢、摩尔化一站式购物充分展示了商品市场向零售业态的学习和完善。再比如,越来越多的市场开始重视市场数据的搜集整理,并且逐步开始利用价格指数来引导市场交易。 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到,包括目前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仍然有进一步完善之处: 第一,数据的采集要进一步规范和科学。众所周知,数据的采集事关最后指数的编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市场对采集点的培训与指导仍然欠缺,尤其是向商铺采集信息,必须强化科学的态度,保障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第二,价格指数要系统化,不断完善。要定期对已有的指数体系,进行跟踪评价,包括对采集点的筛选、核心产品的更替、组织体系的完善,尤其是一线调研人员的充实。 第三,价格指数的终极目标是在金融期货交易所可以推出标准化的期货指数上市交易。如果从这个目标来要求的话,我们的众多商品市场指数仍然有改进的此外,商品市场发挥集聚的功能,强化研究开发,指导产业发展,延伸区域产业链。区域产业链是一个有机的企业共生体,产业联系即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贯穿产业链发展过程的主线。这种企业联系就是一种竞合关系,竞争是合作的基础,合作则奠定了竞争优势并加剧了竞争。一方面,竞争使得企业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和高度的警觉性、灵敏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另一方面,企业之间通过在共享设施、分工协作、集体行动等方面开展合作,提高产业链或区域整体的竞争能力。区域产业链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联系、基础设施共享,更需要企业之间形成基于竞合理念的共识,催生企业动态联盟、虚拟企业、产业集群等组织形式,提高产业效率①。区域产业链结构和组织将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优化,竞争使产业链内部更加专业化,合作则使企业之间形成的产业链关系更加紧密。也就是说,商品市场促进了生产者、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动,提高了产出效率。 七 关于促进市场品牌化建设的建议 (一)市场品牌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市场品牌发展与较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规则直接有关。政府能够扶持当地市场建立品牌,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政府能为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支持地区产业和科研技术的进步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廉物美、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政府可以联合企业及市场严查假冒伪劣产品,打击造假行为,保护名牌产品及品牌商户的发展及运营,规范市场环境。再次,政府完全有能力理顺市场监管,制止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局面,为市场发展提供最大的便利。最后,政府还可以为市场引进人才。政府在比市场更宏观的角度,有可能比市场更有效地制定人才政策,比如户籍管理方面和配偶、子女等方面的优先照顾政策,从而为市场吸引人才。 此外,大型的品牌市场往往具有拨动地区经济的神经中枢的功能。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能总揽全局,不但在产业支持,还要在外贸政策、品牌宣传、交通运输甚至在城区规划等方面通盘考虑,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最大的方便,缩减市场运营成本,降低交易费用。我国目前走在品牌建设前列的市场都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努力不无关系。 (二)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硬件设施 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规范的管理与服务是建设品牌市场的基本内容,也是提升市场品牌形象的基础,因此,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品牌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服务的价值。市场品牌的价值不仅仅是对消费者而言,更是对商户而言。可以说市场品牌是影响和驱动商户价值的重要来源,市场通过服务质量作用于商户关系进而影响市场的价值和吸引力,最终影响商户及消费者对市场的忠诚,并影响市场品牌的形成和维护。而硬件设施的完善是提高市场服务效率和水平的物质基础,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是提高市场服务质量的前提和扩大品牌效应及对外宣传的重要武器,因此同样是树立市场品牌不可缺少的内容。 此外,品牌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是市场意识,还是商户甚至是地区政府的意识。市场应该引入优质商户和商品,保护其权益不受伤害并促使商户树立品牌意识,以较高的服务水平满足下级商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地方政府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地方产业自创品牌,保护其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三)利用我国出口导向战略,发展国际市场 市场要树立品牌,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享有良好的声誉,就必须有前瞻意识,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有利条件,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确立国际发展路线,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市场同国内的多数企业一样,普遍走的是先占领国内市场,进行初级的原始积累和实战经验沉淀,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开始发展外贸,逐步设立境外商务机构。而我们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我国的商品市场有可能通过嫁接先进的现代化交易模式更快速地切入国际市场,例如市场可以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下,通过引入拍卖机制,面向国内外进行产品拍卖,实行“优质优价、公开竞价”的销售策略,这对我国具有产地优势的专业市场尤其适用。此外,市场也可以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商户对商户、商户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同时面向国内外销售商品,发展境内外两个市场,发挥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树立品牌旗帜。 (四)建立科学的品牌评估机制 各类品牌评估和品牌排名目前在我国几乎是铺天盖地,各类评估机构由于标准不一,最后的排名也是五花八门,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甚至对被估产品、企业及市场起到误导作用。 关于市场品牌的评估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2005年6月,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市场》杂志联合发布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的调查状况和排名。百强名单是在全国各市场自行申报,再根据国家有关统计数据,最后由专家评定产生的。同年12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品牌市场高峰论坛,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形式,首次授予15家国内知名市场“中国品牌市场”的称号。 我们认为科学的品牌评估机制必须建立在科学、独立的调研基础上,评定专家也应该由各市场公平推举最有理论功底和资格的人来担当。评定的方法也应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影响,通过数据说话,避免暗箱操作。最后,市场品牌的评估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促使国内的市场品牌早日走向国际,在国际范围内发挥品牌影响力。 八 商品市场应当关注社会责任 (一) 商品市场的地位决定了它的社会责任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商品市场仍然肩负着重要的商品渠道的职能,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商品市场都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商品市场的社会责任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正如2006年2月22日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在“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所指出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必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压力大,每年中国新增的劳动力就超过2000万人,中国地域广阔,城乡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增强企业社会责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考虑经济发展阶段这个基本的现实,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妥善处理好积极推动和分步实施的关系,既要坚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取向,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又要兼顾国情,稳步推进。 二是妥善处理好政府导向、中介服务和企业经营的关系,政府主要发挥宏观指导和执法监督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约束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要重视发挥中介机构的协调作用,推动中介组织利用培训等多种形式,增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加强行业的自律。 三是妥善处理好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以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款为基础,特别是要按照《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病防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作出具体的惩戒规定,同时还要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①。 (三)商品市场应当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07年3月15日下午联合搜狐网在北京召开“消费和谐与企业社会责任高层论坛”,并同时推出中国消费者协会《良好企业保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导则》。我们认为,上述社会责任导则应该成为商品市场下一步工作的一个重点。 (四)商品市场应当倡导绿色消费 商品市场应当倡导绿色消费,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尤其重要的是探索建立一套商品市场绿色消费指标体系(见图3)。 图3 绿色商品市场指标体系 我们期待着在下一部《中国商品市场发展蓝皮书》调研过程中,得到更多机构的配合,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成果,也希望相关人士提供建议给我们,促进业内交流,我们的电子邮箱是:jinglinbo@sina.com,博客是:http:// jinglinbo.blog.sohu.com。 我们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同事们的扶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长期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谢寿光社长和周丽主任,对我们研究的悉心关怀,这也为促使我们今后更加努力,出版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以回报各位的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