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通和谐是流通系统内外部处于协调运转状态,从而达到良性流通,实现提高流通效益的目的。文章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和系统演化理论分析了流通和谐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即流通系统本身存在着一种和谐机制。该和谐机制的运转是在流通和谐主题的统领下,在促协力场和协同力场的共同作用下,以流通系统的和则与谐则作为控制手段,来保障流通系统的和谐运转的。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关键词:流通和谐;和谐机制;运行机理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经济诸要素的共同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流通作为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过程和商品交换活动,作为与生产、分配、消费相并列的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流通和谐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流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运行方式由生产主导型向流通主导型发展的今天,研究流通和谐,对于正确发挥流通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流通和谐理论作为和谐理论在流通领域的运用,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流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使该系统实现均衡的和谐机制?如果有这个机制,该机制是如何运转的?该机制的运转能否达到预期的流通效益?
一、流通和谐及其表示 流通和谐,就是指流通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如流通要素、流通结构、流通组织、流通理念以及流通与其它外部环境都处于和谐运转状态,从而达到良性流通,实现提高流通效益的目的。若用标量函数H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H=h(h(n),h(w))(1)
其中H代表总体的和谐;h(n)代表流通系统的内部和谐;h(w)代表流通系统的外部和谐。H值越大,系统各种关系的匹配程度和内外部的适应程度就越高。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那么“流通和谐”有什么作用呢?从理论上说,如果流通达到和谐状态,将会使流通效果整体放大,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出现流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p即为流通系统内部、外部以及相互之间整体协调的效果,如果整体协调,则△p大于0;如果整体不协调,△p可能小于0。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二、流通和谐机制的客观性分析 那么,流通总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使该系统实现均衡的和谐机制?根据和谐理论,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从混沌经济学的角度看,流通活动是个演化过程,其中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对于流通这个动力学系统,其状态的归宿,或者说流通系统的行为最终被吸引到什么地方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相空间中来看,就是当t→∞时,如果该系统的吸引子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特定的、维数为0的简单吸引子,那么,该系统本身就处于均衡和谐状态;如果t→∞时,系统的运动为一周期振荡,出现维数为整数的定常吸引子,也会导致系统趋于均衡和谐状态[1]。如果在相空间里出现混沌吸引子,其中的任意相点的任意次映射都不是其自身,即周期为无限大,那么,系统将是不稳定的,很难趋于均衡和谐。流通系统一旦形成和谐的机制,便具有保持动态协调的原动力和稳定性、协调性的最佳结构,必然能维持动态和谐发展。即使流通系统的和谐性遭到暂时的偏离,系统也可通过其和谐机制达到新的和谐态。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由于流通主体面临的“两轨”和“两场”的组合不同,流通轨迹就会有不同的演进路径。系统发展的演进路径都是不同因素博弈的结果[2]。因此,流通系统也表现为在微观上体现为流通系统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博弈过程。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为流通从不和谐到和谐的整体运动轨迹。其运行可能有不同的轨迹,如图1所示:
图1流通和谐系统演化路径示意图
上图表明流通组织系统从初始状态演化到和谐状态的路径可能有许多条,那么如何选择和构建适意的演进路径呢?
一般流通现状χ�0总存在一定的不和谐性,从χ�0到理想状态χ�h不是一瞬间的重新组合可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个演化过程。所以,机制优化结果的具体实现实际上是寻找系统演变的最佳路径及控制思想和策略,指导系统从不和谐转向和谐。系统演变过程实际上表现为一个状态转移过程,要实现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转变,状态的转移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席酉民[3]认为,状态转移应遵循递增性、可达性、易控性和低耗性等条件。在此条件下,他构建了状态转移模型,即:
式中,f(x)为转移动力,q�λ(x)为以x为起点所有满足转移条件的可达状态集,λ�c和λ�e为状态转移过程控制的难易程度和所需代价大小的最小满意值。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从流通系统内部因素看,流通要素、流通方式、流通结构、流通组织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流通系统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部分的相互结合推动着流通系统运行的不断升级。因此,流通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也存在一种和谐的要求,使得流通系统向和谐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也就是说,由于流通系统存在流通的促协力场和协同力场,使得流通系统在运行中会在某一点达到流通的内外和谐状态,即存在着一种和谐机制,使得该系统实现均衡状态。从流通系统外部来说,流通系统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生产、分配、消费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流通取决于生产,并受分配和消费的制约,同时,流通又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内在因素、必要条件和前提,流通是一切社会形态中商品生产的相对独立的阶段。因此,流通系统有自己的外在目的,有可能存在着一种和谐机制使其与生产、分配、消费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实现协调有序运行[4]。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为了进一步证明流通系统和谐机制存在性,我们假设流通系统为X,它以价格p与其它外界系统Y进行交换,我们可以观察流通系统与外界系统是否存在一种实现帕累托最优机制。我们同时以ω表示维持流通系统自身运转的财富量,定义流通系统与外界系统的超额需求函数为:
若存在着价格向量p,使得流通系统与外界系统处于一种均衡,则:
各子系统的和谐均衡条件为各自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其要素价格之比。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三、流通和谐的运行机理分析 根据和谐理论,流通系统的和谐运转必须要求流通系统在流通和谐主题的统领下,在促协力场和协同力场的共同作用下,以流通系统的和则与谐则作为控制手段,来保障流通系统的和谐运转。流通系统的促协力场就是影响流通系统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约束;图2和则、谐则与和谐流通主题的关系图包括流通流域的各种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大店法》等;流通领域的协同力场是指流通系统内部影响流通运行的商业文化、企业理念等润滑和激励流通运行的各种措施。而流通谐则就是有关优化流通系统设计的制度和规则,流通和则就是流通系统中促使系统成员发挥能动作用的价值理念。流通和则、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不同层次间的关联互动就是流通和谐耦合。流通和谐耦合是在和谐主题下对和则、谐则关系的调节。流通耦合可用如图2所示。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需要指出的是,在流通系统的和谐运转中,流通主体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流通主体是推动流通系统由不和谐向和谐运动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改变流通和谐主题的主要力量,又是打破流通系统和谐的主要参与者。和谐的价值包含一种系统成员的精神利得的意义,它体现了“和”的思想,对于流通主体来说,流通系统不但为其提供一种流通渠道、流通商品和流通货币,同时也是其实现自身价值,寻求归属感的理想的场所。大量的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表明,人除了生理上的需求外,还存在许多社会需求,并且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的重要性就会益发突出。因此,精神和谐的追求,是流通主体的直接目标之一。
www.qikan.com.cnXfGyvlNhvUIwTLXy 具体地讲,从流通系统的内部来说,流通主体是推动流通内部各个子系统和谐发展的决定力量。我们知道,流通主体的经营水平、流通中的商品、流通费用、生产技术水平都会对流通结构、流通方式、流通渠道、流通体制、流通条件等流通子系统产生影响,但是对流通各子系统起直接作用的是流通主体经营能力的变化[6]。只有流通者的经营能力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流通主体对不同商品束的经营水平发生转化,才会导致流通条件的变化,进而导致流通方式发生改变,从而造成流通结构的变动,流通渠道的变迁,最终引起流通效益的变化。流通中商品的变化、流通费用的变化和流通技术水平变化均须通过流通者经营水平的变化而发生作用。用图可以表示如下:
图3流通主体推动图
因而,满足流通主体的效用函数达到最大值,便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可以证明,当流通主体的效用最大化时,流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会达到均衡的和谐状态。
www.qikan.com.cn5Hf20maJMSdA3pKr 在流通主体经营收入既定情况下,流通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可以描述为:
求解此时的一阶条件,可得:
从流通内部系统同外部系统的和谐来看,流通主体同样是影响流通系统与外部系统和谐的根本因素。流通系统同外部系统的和谐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GDP构成中,流通产业的增加值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和谐关系;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再生产中,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和谐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流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和谐关系。在这三个层次中,流通主体的经营水平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GDP的构成中,流通对GDP的贡献度取决于流通产业的发展状况。而流通的发展状况取决于流通主体创造商业利润的能力。流通主体创造商业利润的能力越强[7],流通对GDP的贡献度越大,流通主体的经营能力决定流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和谐程度;在社会再生产中,流通主体的流通能力会影响生产结构,流通主体对某种商品的经营能力越强,会导致资源配置向该种商品倾斜,从而改变原有的商品流通结构;流通主体的流通能力越强,会引致更多的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改变原有的分配结构,使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新的程度上达到和谐。在流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如果流通者的理念是绿色流通观,那么,流通者在经营时,就会考虑不良流通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会树立可持续的流通观,建立流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www.qikan.com.cn5Hf20maJMSdA3pKr 那么当流通系统达到流通和谐时,能否达到相应的效率?和谐理论认为,效率是和谐的技术价值,它体现了“谐”的精神。和谐反映了系统在一定输入下输出极大化(或在一定输出下的输入极小化)的一种技术要求。在这里,系统输出指的是狭义的系统产出,并不包含系统本身精神状态的改变。和谐的这种价值含义体现了效率的原则,而且这种效率是在系统目的的意义下进行定义的。如果系统的运行是高效的,当它达到了自身的和谐,并且与外部社会和谐共存时,它就可以不断获得外部资源而生存下去。流通系统同样如此,当流通系统达到内外部和谐时,意味着参与内外部交换的流通系统使得整个市场处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由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可知,如果一个系统处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那么,该系统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因此,处于和谐状态的流通系统的效益是最优的。此时,流通的投入产出达到了最大化。
www.qikan.com.cn5Hf20maJMSdA3pKr 参考文献:
[1]刘洪.混沌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J].当代经济科学,1995(5):12-14.
[2]高红深.经济系统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11.
[3]席酉民,等.和谐理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3.
[4]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和谐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67-69.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135-142.
[6]纪宝成.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3-25.
[7]柳思维.论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J].商业研究,2001(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