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甬军教授参加“一带一路”十周年进展与评估研讨会
发布人:陈义国  发布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62

一带一路十年发展结硕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十年,是日新月异、不断开拓的十年。28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进展与评估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首“一带一路”十年的发展变迁与经验成就,向国际社会展示“一带一路”取得的累累硕果,为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谱写新的序曲。

  十年发展成果卓著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十年间,“一带一路”成果卓著。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成就:打造了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重构了经贸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助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改革;极大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目前,“一带一路”已经得到世界约2/3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的认同并签署了合作文本。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看来,“一带一路”成果如此突出,是因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相较于约占世界1/6的发达国家来说,世界上仍有很多国家处于贫困之中。‘一带一路’的成功是其代表了世界上最需要发展、最贫困、最弱势的中小国家利益的真实写照。”陈文玲说,“通过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为这些国家找到了发展途径,给他们带来了发展的希望和愿景,这对人类发展史而言是非常伟大的事件,更是标志性的工程。”

  “一带一路”用中国力量、中国榜样与共建国共同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和项目,加入的国家不断增多,这恰恰说明了“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力量与成就。“从根本上来讲,我认为‘一带一路’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有三重坚实的保障。”翟东升表示,一是理论保障,即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思想指引;二是机制保障,我国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充分结合;三是能力建设保障,正是基于强有力的生产建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我国才能在面对诸多困难和风险时依然坚定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工作。

  在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看来,总结“一带一路”的成功,更要针对具体案例总结经验模式,并进行推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合作中,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尤为引人瞩目。这种合作起初是以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借由这一基础设施网络,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也得以稳定地在东南亚全面展开,东盟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这说明,“一带一路”并非简单的基础设施工程,而是以基础设施为基推动产业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在沿线国家全面发展的倡议。此外,黄仁伟认为,我们在总结“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面临的全球竞争。面向未来,我们更应在认清挑战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擘画未来。

  开拓共建合作新领域

  新年伊始,中国经济走向全面恢复,“一带一路”将迎来新活力,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沿线国家发展需求,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和议题,挖掘“一带一路”新的共建增长点。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表示,在保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同时,我们要加大数字经济投资和绿色发展的比重,这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潮流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我国还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三大倡议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这将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在未来十年发展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从大写意向工笔画的转变,尤其要注重打造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认为,过去十年,“一带一路”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互联互通上。未来十年,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带一路”参与国所需要的发展模式,这就是疫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它包括城市发展的工业化、产业化、低碳化、信息化、数字化、民生化以及国际化,只有匹配新的发展需求,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才能进一步巩固“一带一路”的核心竞争力。

  要想将“一带一路”这幅工笔画做细做实,就一定要以长期主义的视角推动其发展。在陈文玲看来, “一带一路”是长周期的、系统性的重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一个十年仅是开步的十年,未来要有若干个十年,才能把“一带一路”愿景变为现实,而它的基点就在于中国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立足于防范风险,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才能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以长周期眼光看待“一带一路”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为其设定长远目标。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打造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体系。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共建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打造出更加包容的国际公共产品体系。

  不断增强基础理论研究

  “一带一路”画卷逐渐铺陈,由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更需要学界在其中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

  观照现实,在“一带一路”实践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当下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国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并没有跟上实践的发展需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看来,“一带一路”未来的理论发展应以构建“一带一路”学科为基础,从学理上明晰“‘一带一路’是什么”“‘一带一路’要做什么”“‘一带一路’如何做”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作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未来如何更好开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研究?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雪兵提出,一方面,应明确“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和路径,另一方面,要做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评估体系,整合当前零散、片面的指标,形成更加系统、全面、多维度的评估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围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立适应性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既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理论支撑,也是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形成对外话语体系的有效之举。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进一步提出构建“一带一路”自主知识体系。王义桅表示,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不仅体现为实践中的高质量建设,更应该将其总结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效应,其基本逻辑在于,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一带一路”实现现代化、共同富裕,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由内而外的逻辑,使“一带一路”的定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有机衔接。以此为基点观照“一带一路”知识体系建设,可以看到,当前“一带一路”有“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五大支柱(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我国的新发展理念也是“五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基于此,这一知识体系包括全球性的发展学、合作学、安全学、和平学、生态学,从而上升至人类共同现代化的逻辑,这可以成为构建“一带一路”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提出了“思想价值链”这一概念。在他看来,信息全球化加速的时代,一国学术思想的生成、传播、再造,进而影响他国的过程,是一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全球思想价值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等系列中国原创话语与本土学术思想问世,全球思想价值链单向化的历史已被终结,国际学术界开始高度关注中国学术界。这体现出“一带一路”思想价值理念成为提升我国在全球思想价值链中地位的重点。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研究力度,高度重视“量”与 “质”的双重提升,加速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重塑进程,形成与国力相称的思想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链接:http://www.cssn.cn/skgz/bwyc/202302/t20230213_5587631.shtml?share_token=e7bfa033-0c85-4198-b72a-8c69104a7c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