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物流环境变迁与传统国有物资企业的转型升级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04-22   浏览次数:712

   引言:进入21世纪,在由生产、流通、消费组成的经济社会中,流通领域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重点。从1993年我国开始推行物资集团企业改革以来,全国大大小小的物资企业纷纷转型,有的在转型中找到了新的机遇逐渐发展壮大,有的则不适应新的法则而死亡。传统物资企业如何向现代综合性物流企业转型,已经成为流通行业一大焦点。从一些已经转型的物资流通企业看,他们提供不断延伸服务价值链,发展出采购、储运、贸易等一体化物流服务。但我们也看到,仍有一些物资企业产业链简单,缺乏延伸服务能力,在纵向一体化整合方面不足。另外,随着产融结合的发展,新型物资流通企业,还需要向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领域横向发展。这些都亟须相关方面思考。

传统物资企业如何向现代综合物流企业转型

变身“保姆”

       体制转型

  1992年以来,随着流通行业的全面开放,面对在完全竞争领域与跨国公司、民营企业激烈的比拼,国有大型物资流通企业连续数年持续亏损,很多传统的国有流通企业开始不适应现实经济发展退出了历史舞台。

  众多物资企业开始体制改革,典型代表有天津物资集团、浙江物产集团、河南物资集团、广西物资集团等。

  1993年,在原天津市物资管理局的基础上整体转制组建而成的天津市物资集团,是第一个着手转型的国有大型物资流通企业,目前经营领域包括金属、能源、矿产、化工、汽车及机电、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由一个老牌物资企业转型成为集现代化工贸为一体的新型物资流通企业。

  1994年,河南物资集团公司是作为河南省政府机构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厅局,由原河南省物资厅联合所属单位整建制转体组建的,目前主要从事生产资料经营业务;是河南省政府直接管理的七家大型企业中惟一的流通集团,也是河南目前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

  1996年,原浙江省物资局转制组建成为浙江物产集团,从一个传统的物资流通企业转型为一个拥有金属材料、汽车、能源、化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六大板块和145家成员企业的现代流通集团。

  同年,由原广西物资厅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整体转制成立广西物资集团总公司,主要经营汽车、机电产品、煤炭、进出口贸易、钢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物流业务,以及节能设计、水处理、再生资源业务等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因此,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

  2004年开始,在国家商务部的支持下,对重点流通企业给予贴息支持。15家重点流通企业在获得了部分国债贴息资金,加快了流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包括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开始进行体制改革,重点向信息系统、物流配送、高级批发市场等建设项目,纷纷开始向集团现代流通企业转型。

       角色定位

  由于在流通领域存在着物资企业转型的许多制约因素。“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开展现代物流业务,重塑流通价值链”是所有转型企业首要面对的问题。要在传统物资流通企业功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和发展。

  我国许多物资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用地、仓储设施、运输装卸手段和加工配送能力等物流资源,具备开展现代流通服务的物质条件。“充分利用这些物流资源,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方式进行整合,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是完全可能的,关键是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说。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传统的物资企业现在扮演的角色最好的形容就是流通保姆型企业,传统物资企业应该找准定位,做好服务对象企业的流通‘保姆’。”因此新的形势下,物资企业需要找准定位才能发展好。

  从现有国有物资集团改制后的发展来看,“供应链式经营管理方式”是众多企业的首选。天津物资集团成立后就开始了向新的经营方式转变,2003年,天津物资集团引入供应链理论和经营方式,结合实际实行了产业上下延展的供应链经营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积极向产品的上游供应链发展,进行基础资源开发,建立基础资源基地,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集成服务功能,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同样,浙江物产也在不断打造供应链一体化经营模式,向“纵横”方向的产业延伸。“纵向”上控资源、中联物流、下建网络,建立产业链体系;“横向”整合与贸易相关联的物流、经营、信息等。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在供应链中找发展目标和定位,是这些物资流通企业正确的思路。”王先庆表示。

  此外,为加快发展及供应链管理,目前国内几家大型物资流通企业,都在推行现代物流服务方式,重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并且加快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全网发展

  有人说:“在信息化时代,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物资流通企业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也成了必然选择。目前,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带来了新的价值增长方式。“实网和虚网的结合,是今后生产资料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物资流通企业发展的重点。”王先庆对本报记者说。“实网”就是在全国各地建立商业网点以及物流节点,“虚网”就是电子商务和产品期货等。

  在“实网和虚网”结合的发展形式上,有着“南浙江、北天津”之称的,浙江物产集团和天津物资集团都在不断创新。天津物资集团通过综合运用资源采购、销售、信息、金融等功能,在唐山等地开发了一批钢材、矿石、化工、能源等供应链合作项目。运用虚拟生产方式,在不直接投资生产企业的前提下,实现控制生产环节。

  浙江物产还推出了“前网和后网”结合的方式。“前网”是销售,“后网”是服务。贸易服务后面紧跟服务贸易。例如在汽车流通中,制造商有25%的利润,销售及售后服务有75%的利润;以及在煤炭流通中,销售商要提供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服务。“当前要重点抓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不断满足实际需要中发展,在需求和技术进步中逐步提高,形成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营运水平,为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天津市物资集团党委书记刘地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说。“进行合理的网络布局、健全网络功能、网络与总部、网络与网络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是提升物流支撑能力的前提,“转变传统观念,全集团上下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是天津物资集团成功的经验。

      正视不足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跨国物流公司纷纷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抢滩中国市场。势单力薄的物资流通企业很难与之抗衡,需要打造我国大型物流企业,利用本土优势与之竞争。“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是天津物资集团党委书记刘地生一直强调的观念。

  随着国外资本的大量进入,需要国内流通企业巩固拓展外埠网络,乘势布局海外网络;提升营销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对市场的辐射力、渗透力和控制力;要做强、做精主业,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此外,流通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开放的市场,入市门槛较低,导致现在鱼龙混杂、无序竞争。流通企业大量依靠流动资金和贷款,促使在管理上要加强对整个经营环节的监管,一个环节出问题之后会带来流动性的问题。

  广东物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庄耀曾在撰文中指出,我国物资流通企业长期受钢铁、汽车等生产厂家制约,在市场上难以占据主动。如钢材销售情况较好时,钢厂减少物资流通企业发货量,钢材价格下跌、出现亏损时,钢厂又催促物资流通企业多进货,将亏损负担转嫁给物资企业。为此,他提出建议:延伸上下游经营服务链条,避免成为生产企业的产品“蓄水池”与“提款机”,创出一条延伸服务的新路子。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认为:“物资企业转型之后大部分从事的还是生产资料的销售,因此这些企业要与生产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和战略合作关系,这样就可以使生产企业专心生产,流通企业做好服务,通过服务获得利润,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此外,他还建议目前的部分国有物资流通企业可以借鉴国外的“综合商社模式”,推动贸易、流通、金融等多业联动,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竞相发展,提高贸易服务、市场金融服务能力,要联合金融资本、壮大商业资本、撬动产业资本,进一步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