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流通体系落后令补贴扩种陡增风险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8-01   浏览次数:741

    连平鹰嘴蜜桃效益逐年下降,特产水果产业政策扶持导向引关注

    □本报记者 李晓芬  实习生 陈钟兰

    目前,连平鹰嘴蜜桃已经基本收市,今年整体销售价格不到前年的一半,约有三成果农亏本,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当地政府要继续扩大其种植面积的决心。据悉,今年连平鹰嘴蜜桃种植面积约3.5万亩,挂果面积占66.7%,产量2万吨;而明年面积将增加到4.5万亩,一旦全部挂果产量有可能达到4.5万吨,是今年的两倍多。

    政府的积极性来源于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的扶持,该项目扶持连平的鹰嘴蜜桃、柠檬两个水果品种,预计可获得扶持资金3000万-4000万元。对此,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建议,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将扶持重点从生产环节转向流通环节,建立完善的流通组织形式和流通渠道体系。

    增加补贴 扩种速度惊人

    7月21日下午3点,一辆小车停靠在上坪镇中村谢朝柱的桃园。

    谢朝柱将刚采摘回来的优质桃整齐摆放在礼品箱中,共10箱。原本双方谈好每箱40元,但小车主人掂量了一下重量,觉得每箱不足10斤,于是他每箱再塞了五六个桃,最后还降到36元/箱才卖出。

    “没办法,行情不好。”谢说,今年果价平均比去年低1元/斤,7月初仅1-2元/斤,小果0.5元/斤,主要因为次果、烂果多,低价上市,充斥市场;而且种果的人越来越多了。
 
    确实,近年来当地蜜桃扩种速度惊人。据上坪镇农办统计,2001年,上坪镇蜜桃种植面积仅1700亩,而2008年底已达3.01万亩,每年以4057亩的速度增加。而且政府规划布局已从重点发展上坪镇扩大到元善、内莞、溪山等镇,目前后面三镇的蜜桃种植面积共计5000亩。

    “从去年开始,前几年扩种的蜜桃开始大量挂果,行情就变差了,三四百棵桃树,辛苦一年才能赚1万多元,前几年一般都有2万-3万元的利润。”在中村水果交易市场摆摊的谢春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而上坪镇农办一工作人员说,“今年管理好的才有盈利,粗略估计有三成果农会亏本。”他认为,只有销售好了,果农赚钱了,才会用心打理果园,桃的品质才能有保证。

     连平县水果产业带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欧阳可考介绍,连平蜜桃、柠檬作为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之一,2008-2010年三年预计可获得3000万-40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建蜜桃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亩、技术应用示范基地200亩、30亩苗圃基地、带动农户种植1.5万亩,而农户新种蜜桃后一次性可获得300元/亩的补助。

    政府职责 构建流通体系
 
    连平蜜桃一年年扩种,然而多年来的销售模式却基本没变。记者了解到,当地蜜桃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销售给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销量占50%;二是收购商外运到珠三角城市;三是旅游摘桃或路边购买。

    “销售模式还属于小农经济形态的扩张。”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表示,这是传统重生产、轻流通的反映,没有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销售网络,就鼓励种植,造成果品生产相对过剩。

    “为拓宽蜜桃的销售渠道,2007年建立了上坪鹰嘴蜜桃销售网,今年销量达4万多斤。”华南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上坪镇人谢宏峰说,希望明年能在广州举办一场推介会,让更多的人认识这只桃。

    然而,王先庆认为农产品网络交易有超前性,可不能成为主流,目前农产品市场交易仍是主流,但需要引导生产、流通分工。

    “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将扶持重点从生产环节转向流通环节。”王先庆 说,这需做到三点:一是品牌推广;二是培育以农村流通龙头企业为主的流通渠道组织体系,包括物流、冷库等;三是根据本地果品优劣势进行产品创新。

    “这次项目不仅扶持种植,也包括市场流通、品牌开拓等。”欧阳可考表示,连平已经开始重视品牌推广,而且正在申请建立2000立方米的保鲜库,但具体计划还没有批下来。

    “冷库仅仅是流通中的一个小环节,流通组织形式必须是网络状的;渠道体系需要将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送达客户手中。”王先庆认为,连平政府若用好这笔项目资金,可很好地推广鹰嘴蜜桃这个品牌。

    “若按近两年的扩种速度、销售状况,蜜桃产业三五年就倒下了。”上坪镇一位领导有些担忧。